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创新——艇仔歌的灵魂

2015-09-29 16:47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吴文静

作为第三届岭南民俗文化节暨2015年湛江市民间艺术节重要活动之一,由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湛江市文联等近日举办的“岭南民俗文化研讨会”上,湛江市民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霞山区文联主席叶文健的《当代先进文化意识下的新农村民间文艺创演实践》引起广泛共鸣和较大反响。

在岭南民俗文化节上表演的《东海嫁对唱》。

抢救保护农村非遗项目

“新农村民间文艺是新农村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农村浓厚历史人文内涵、反映农村建设新形象、展现人民群众追求中国梦精神面貌的地域特色文化载体。”

叶文健说,一般来说,民间文艺主要指民间文学类、民间艺术表演类、民间工艺美术类以及民间民俗研究类等,其来源于生活,生发于民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品种繁多,丰富多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挖掘、保护、利用这些民间文化遗产,发展民间文艺事业,丰富广大农村的文娱生活,适应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是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当代责任和重大课题。

比如,约在100多年前或更久远的年代,传统的艇仔谣便传唱于雷州半岛的广州湾沿海一带,主要是在南三、特呈至东海、硇洲诸岛的海面上,其为疍民们自编自唱的海上渔歌,据说是由一对男方讲白话、女方讲雷州话的青年夫妇首先唱开的。

旧时艇仔渔谣的演唱方式原始、生态而又有趣,多是打渔人伴随着摇艇划桨发出的水响节拍来放喉歌唱。因此,把这种歌谣命名为广州湾艇仔歌,或称广州湾民歌等。它是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艺术韵味的红土民歌品种,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但是由于诸多原因,后来曾一度逐渐失传;加上历史资料缺乏及民间口头传承零散单薄,挖掘抢救任务难度大、非常艰巨。

但霞山区文联的文艺工作者们,勇敢地挑起了这份重任,在2006年初启动了“艇仔歌复活抢救工程”,决心培育一份自己的“文化特产”。经过多年的努力,搜集、改编及新创作了一批作品曲目,获得全国、省和市各级创作或表演奖项30多个,还获得了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和全国渔歌赛金奖,实现了雷州半岛农村民歌在全国性专业舞台赛会中夺金的历史性突破。

艇仔歌被评为“湛江十种旅游民俗文化艺术”之一和湛江市宣传工作创新奖,成为了湛江本土民歌的一块新品牌,并初步奠定了在广东民歌界的基础地位。

传承和发展农村民间艺术

艇仔歌“复活”了,一个个嘹亮的音符伴着点点渔火在港城海湾闪耀。值得一提的是,文化创新意识是艇仔歌创演成就的灵魂。

但由于历史资料的缺失,艇仔歌的再生面世,不可能是简单的“复古”,也不能只强调它的“原汁原味”,而是在尽量吸取其传统特色精华的基础上,通过革新创作的手段呈现出新的风貌和韵味,也即是重在以现代艇仔歌为主要载体来展现的。获得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和全国渔歌赛金奖,产生了较大影响的代表作——《特呈甜水歌》,就是最具创新品质的艇仔歌标志性成果。

所以实践证明,农村民间艺术的挖掘、传承和发展,同样离不开与时俱进的时代意识,离不开勇于创新的文化自觉,更离不开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审美要求。

对新农村文化予以关注

古人云:文以载道。这是文艺学的一条原则,借用在当代即是任何文艺创作都要为人民大众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那么,新农村民间文艺如何凸现这一点呢?叶文健表示,从调研中得出了一个非常有实际意义的启示,就是不仅要坚持平常强调的关注农村建设的热点、亮点,而且同时要重视结合到老百姓的民俗习惯中去,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文化亲民情怀。

目前新农村大多经济上还不太富裕,仍处于重点解决民生问题时期,所以文化投入上相对比较有限,依然存在一些客观困难。因此,如果单靠基层农村本身力量,是难以繁荣发展艺术事业的。这就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给予重视和支持,尤其是对一些具有品牌意义的民间艺术,更要侧重及早规划,重点保护,财力支持,给予切实的帮助。

“文化担当、创新理念、亲民情怀、政府作为等,都是当代先进文化意识的生动体现。雷州半岛新农村民间文艺创演的实践活动经验与创新措施,值得交流借鉴。”叶文健认为,在实现中国梦和文化强国建设历程中,必须对新农村的文化问题予以及时的特别关注,加大思考力度,给予真正的重视关怀。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霞山观海长廊将添赏美景吹海风好去处
  • 湛江2个集体、3名个人入选第十一批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
  • 赤坎区“三八”妇女维权周暨学雷锋巾帼志愿普法活动举办
  • 市博物馆送展进校园
  • 湛江经开区举行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 花漫港城  满目芳菲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