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民俗起舞

2015-10-25 17:00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文/ 本报记者刘金凤 通讯员庞洁
 
“人龙舞”在文化节上的展演。记者 吴文康 摄

   第三届岭南文化节暨2015年湛江市民间艺术节于9月24日至27日在湛江举办,来自省内各地的11支民俗队伍与湛江本地16支民俗队伍共同汇聚湛江,联袂表演各具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表演,在港城上演了一场富有民间特色的文化“嘉年华”。

    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中,湛江作为我国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和新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支点城市,此次文化节的成功举办,更加增强了湛江文化崛起的信心和决心。湛江文化底蕴深厚,拥有民间艺术100多种,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如何做好当地传统文化的挖挖、保护和传承工作,则有待于社会务界的共同努力。

    借此次文化节举办之机,湛江许多常年藏于乡野的民俗文化闪亮登台,炫丽绽放。为了让广大读者进一步了解湛江本土这些民间艺术瑰宝,现撷部分平时鲜见却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项目进行介绍,敬请关注。

“徐闻屯兵舞”在文化节上的展演。记者 吴文康 摄

    徐闻屯兵舞

    历史:近200年

    成果: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载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

    缘起:道家祭祀的法事活动

    内涵:寄托了人们对幸福安康生活的向往

    9月26日,徐闻屯兵舞在第三届岭南民俗文化节的民俗大舞台上首次亮相。

    徐闻屯兵舞主要流传在徐闻县的城镇、乡村,是以道家“正一派屯兵科”为“求仙奉道,治妖驱邪,祈保平安”传统观念促发而进行祭祀仪典的一项传统舞蹈。该项舞蹈形式在至今在徐闻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

    据了解,在徐闻影响较大的道家流派属正一派系,又称正乙派;自清代中叶以来,该派系的法事活动等已十分普遍。据介绍,使用到正一颁符屯兵舞的法事场合一般有三类:一是教派或道士为保持自身兵马的法力而祈请各路神仙下凡为证,在自家庭院跳传统屯兵舞颁粮散饷操练兵马的屯兵活动;二是在城乡村庄,因村事或家事不顺、人畜不安,生产受挫而聘请道士到村中或本境举行的屯兵驱邪擒魔的屯兵舞;三是境坊或村庄为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合境安康而进行的屯兵跳舞驱邪祈福活动。

    已在徐闻流行近两百年的“屯兵舞”独具传统宗教信仰祭祀仪式的特点,是中国道家理念与舞蹈形式相结合的珍贵遗存,其舞蹈寄意正道扶桑、颁符屯兵、施粮散晌、操练兵马、治妖驱邪,以求村族和顺,纳福安康。该舞蹈的表现主体为建坛、启师、请神、涂符、入罡、请水、施令、屯兵、辞神、拜谢;屯兵舞的表现形态有推牛角瑯刀、角刀花、跑跳步、跪拜步、三台步、跑跳吹牛角、金鸡啄谷、鲤鱼摆尾、握剑点水、观音坐莲、真武插剑、托鸡跑跳、等一系列舞蹈动作,配合八音锣鼓和唱念、吟诵。上世纪九十年代,徐闻道教屯兵舞已载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

    如今,徐闻屯兵舞更是集音乐、舞蹈于一体,寄托了人们对幸福、安康生活的向往,这对研究岭南宗教传播与雷州半岛道教文化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审美价值与艺术传承价值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做好这个濒危项目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徐闻当地政府已经采取相关措施,例如在学校开培训班,推动非遗进校园等。


    雷州南门高跷龙舞

    历史:100多年

    成果:广东省非遗项目

    缘起:借鉴流行于中原地区的“高跷”发展传统的龙舞

    内涵:已成为当地民间庆典、的特色传统节目

    第三届岭南文化节中,首次亮相湛江的民俗表演,还有雷州市南门高跷龙舞。

    雷州市南门高跷龙舞是雷州民众在庆典或祭祀时表演的一种民间舞蹈,即踩着高跷舞龙,表演队伍由10名男少年组成,舞者脚踩高跷板,头扎面巾,着开肚衫,统裤古装,另有一鼓、一钹、三锣敲击伴奏,渲染气氛。该舞蹈套路变化多样,动作惊险,有串龙、摆龙、卧龙等表演程序,难度颇高,十分精彩,是一种艺术性、观赏性都很强的民间舞蹈。目前,高跷龙舞主要分布雷州市雷城南门市关。

    据了解,雷州市南门高跷龙舞起始于清光绪年间,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当时,南门关是雷城高贸重地,关内商家众多,店铺林林,为聚集人气,促进货物流通,每逢圩日,关内各商行老板都组织龙舞表演。清光绪年间,为增强舞龙的观赏性,在关内开馆授徒的武馆师傅高山公,借鉴当时流行于中原地区的“高跷”加入舞龙表演。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经后人对其套路进行改进、完善后,便使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受民众的喜爱,并逐渐演变为民间庆典、祭祀活动中的一项传统节目,并流传至今。

    据悉,雷州市南门高跷龙舞今年刚评上省级非遗项目,为做好保护传承工作,当地成立了高跷龙舞研究会,积极培养村里的孩子学习高跷龙舞,在本届文化节中,参加表演的大部分是中小学生。

    记者了解到,独树一帜的高跷龙舞还将在2015年湛江海洋周中亮相。

徐闻藤牌功班舞(资料开云(中国))

    徐闻藤牌功班舞

    历史:明末清初流传到徐闻

    成果:广东省非遗项目

    缘起:一种古代战场实战技击项目

    内涵:作为当地隆重的民俗活动活跃在体育艺术舞台

    此次文化节是湛江民俗的一次大展示和群众的文化嘉年华会,许多平时难得一见的民俗表演闪亮登场,其中,徐闻的藤牌功班舞属于首次从乡野走上舞台,首次亮相大型表演活动。

    藤牌功班舞这种“深藏”民间的民俗活动,只在徐闻某些地方年例时才会出现,即使徐闻人也难得一见。9月26日,一支50多人的队伍却为群众献上了一场神秘的藤牌功班舞民俗表演;虽只表演了一场,却令人过目难忘。

    徐闻自汉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1年)置县,曾以中国南方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而饮誉中外史册。徐闻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从而造就了独特的人文环境,同时也孕育了当地别具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藤牌功班舞。

    据了解,藤牌功班舞是一种集武术、杂技、舞蹈、音乐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文化表演艺术样式,其前身是一种古代战场实战技击项目。

    据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1528~1587)所著的《纪效新书》中记载:“以藤为牌——虽不能御,而矢石、枪刀皆可蔽,所以代甲胄之用。”由此可见,藤牌舞的产生早于明代,流传到徐闻县迈陈镇东莞村应不迟于明末清初。

    明万历雷州推官欧阳保在《雷州府志》中记:徐闻“三面阻海,倭奴东伺,交趾西窥”,备受倭寇和安南海盗的侵扰,于是在明洪武廿七年(公元1394年),明朝廷在东莞村的东侧的东场港设置了巡检司,成为军事要塞。乡民为了抗击敌寇,与当法地驻军一起习练藤牌功班舞,并使之成为固定的习俗代代传承。

    如今,每逢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徐闻便会集众操练藤牌功班舞,在当地巡迥演示,已成为当地较隆重的民俗文化活动,被受群众欢迎。

    据了解,徐闻藤牌功班舞和江西省永新县的“盾牌舞”、河北省沙河市的“藤牌阵”等形式如出一辙。作为地方特色文化,藤牌功班舞已被评为省级非遗项目,活跃在徐闻文化体育艺术舞台,得到徐闻县委、县政府等相关部门的重视,对其进行包装提升,促使其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发展。

    为参加此次文化节,徐闻当地政府还专门请了舞蹈专业指导,对藤牌功班舞进行重新编排,加快节凑,调整队形变化和排列,增加了藤牌功班舞的舞台表演艺术。于是藤牌功班舞这种传统的舞蹈形式此次艺术节舞台上更大放异彩,给市民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乌石蜈蚣舞”在文化节上的展演。记者 吴文康 摄

    雷州乌石蜈蚣舞

    历史:400多年

    成果:广东省非遗项目

    缘起:古代民众祛邪消灾、祈盼安康与丰收的民间祭祀活动

    内涵:已成为当地传统节庆活动,体现人们驱除邪气保平安的愿望

    由乌石镇蜈蚣舞表演队表演的蜈蚣舞,以其庞大的阵容、形象的表演,一出场就引起了阵阵雷鸣般的掌声——这是继2005年湛江举办红土文化艺术节之后,雷州乌石蜈蚣舞再次人“深闺”走上大舞台,亮相于观众面前。

    雷州乌石蜈蚣舞是乌石港先民创造的一种祛邪消灾、祈盼安康与丰收的民间民俗舞蹈活动,起源于明代,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乌石港位于雷州半岛西海岸,成港于明朝洪武年间。

    有专家认为,乌石港是疍家聚居之地,蜈蚣舞反映了疍家文化的结晶,是农耕、海洋文化融合的产物,对研究疍家文化及海上丝绸之路有重大价值。

    和其他民俗活动一样,蜈蚣舞起源于一种祭祀活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十六之夜,乌石港区群众都要举办传统的蜈蚣舞活动,以驱除邪气祈求平安。

    相传,在古代,乌石港风灾潮患频仍,民不聊生;乌石港曾遭瘟疫而萧条,其时恰逢中秋,于是便有人相约为民共驱瘟魔。为表同心,各以船缆系腰相互连成长队,入夜时手执香火进港驱邪。夜色朦胧中,队伍边舞边蛇形前进,队形宛如蜈蚣爬行,神态惟妙惟肖,故称“蜈蚣舞”。此后,瘟疫消除,港区恢复繁荣,该舞也就成了港民消灾祈福的仪式而流传至今。民国《海康县续志·地理·民俗》记载:“仲秋日夜……又有箫鼓聒耳,群童队行,手持香火楦饰,龙狮首尾,跳舞通街,曰‘舞蜈蚣者’,此农民相沿之习也。”

    2005年湛江举办红土文化艺术节,有关专家也因此深入乌石,对蜈蚣舞进行挖掘、整理和提升,蜈蚣舞终有机会登上艺术节舞台,但在那次艺术节后,蜈蚣舞却又复隐藏乡野,鲜有露脸。

    近年来,随着当地政府对蜈蚣舞的挖掘和保护力度加大,这个濒危项目已成为省级非遗项目,并开始走进校园。为助其参加第三届岭南民俗文化节,湛江市文化馆再次组织专家深入乌石,对蜈蚣舞重新编排。

    据了解,参加这次文化节蜈蚣舞表演的都是中学生——令人可喜,这项濒危项目已后继有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霞山观海长廊将添赏美景吹海风好去处
  • 湛江2个集体、3名个人入选第十一批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
  • 赤坎区“三八”妇女维权周暨学雷锋巾帼志愿普法活动举办
  • 市博物馆送展进校园
  • 湛江经开区举行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 花漫港城  满目芳菲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