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的北京,红叶初现,杨柳依依。湛江实验雷剧团赴京参加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让雷剧绽放在京城舞台。
用“时序冬日,心如阳春”来形容他们的心情,恰如其分。把雷剧带到北京,这是一代代雷剧人的梦想。在此之前,湛江雷剧已经两次进京“打雷”,这是雷剧史上的荣光。这一次,在经过改制的阵痛之后,湛江实验雷剧团怀着振兴雷剧的信念,带着湛江几百万人的期待,携精品剧目《岭南圣母》,来了!
《岭南圣母》剧照
把精品送到北京
《岭南圣母》是湛江近三年来实施“精品战略”、为振兴雷剧重金打造,获得省精品剧目资金扶持。剧本取材于巾帼英雄冼英的历史记载与传说,围绕她与达猛、冯宝、陈霸先三个男人的情感纠葛,以及她历经梁、陈、隋三朝三次易旗换帜的痛苦抉择,再现了一位女军事家兼政治家的形象。该剧主创团队包括国家一级编剧王新生、国家一级导演梅晓等,去年参加第12届广东省艺术节,获得优秀剧目奖,并推出了唐金凤这位雷剧新秀。
因为表现的是少数民族题材,在省剧协的支持下,《岭南圣母》有机会参加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接到赴京演出“通行证”的时候,实验雷剧团正全力以赴为首次赴港演出做准备,10月上旬结束香港演出后,马不停蹄地赶往北京。
因为换了一批群众演员,加上戏中换了五场布景,赴京之前,导演梅晓专程从广州过来帮助剧团排练,但是,排练工作才开始两天,就因为台风“彩虹”来袭而不得不中止。
剧团赴京后顾不上休息,第一晚卸车,第二天装台,第三天合成,灯光、布景、服装、道具、演员走位、音乐调试一步到位。“每一天都高度紧张,脑筋像绷紧的弦,晚上都要忙到两三点,然后整晚睡不着觉。”剧团团长林奋说。
导演梅晓刚到北京就感冒发烧,仍坚持在台下指挥和调度,他用嘶哑的声音对团员说:“雷剧要发展,必须要有好表现,要出成绩,有了这些,才会得到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到北京演出不容易,后面有几百万湛江人民看着你们呢,别把脸丢到北京来……”
雷剧人一脸肃静。他们带着梦想和希望而来,会为雷剧的发展背水一战。
观众为雷剧“点赞”
北京是中国的文化中心,戏曲文化浓厚,看戏的氛围很浓,每天在京城各剧院上演的各地剧种让人目不暇接,林奋当年在中国戏曲学院学习时,看戏像赶趟式的,“一天能看七台戏”。就《岭南圣母》表演的长安大戏剧而言,每天晚上都有戏剧上演。
北京戏迷懂戏,他们不关乎剧种,只关乎好不好看、演得精不精彩。从南国偏远之地来到京城的雷剧,能受到北京戏迷的欢迎么?
直到开幕的那一刻,大家的心才放下来。10月19日首场演出,剧场内座无虚席。雷剧人顶住压力,把最好的状态呈现出来,新布景更形象更接近剧情,也更显大气,群众场面更加宏大,并新增加了17面少数民族旗帜。演员表演到位,尤其是1997年毕业的青年演员吴小营显露出了在戏曲上的天分,一人扮演陈霸先,把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得到导演的大力赞赏。
19日、20日的两场表演,剧团感受到了北京戏迷的热情和浓浓的乡情。
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赵东花、原兰州军区副司令员陈超等高兴地观看了首场演出。表演结束后,赵东花上台与林奋拥抱祝贺,称在北京能看到家乡的戏感觉很亲切,希望雷剧人能继续弘扬和发挥艺术精神,把雷剧这个地方剧种越办越好,成为湛江的一面文化旗帜。
原兰州军区副司令员陈超看完表演也高兴地说:“我在北京住了60年,过去带的兵许多是讲雷州话的,没想到能在北京看到家乡的戏,听到用乡音表演的雷剧,很亲切!希望雷剧能进一步弘扬主旋律,把雷剧艺术发扬光大。”
在北京学习的湛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忠芳听说雷剧在京表演,也带了20名湛江籍学员前来捧场,看完后高兴地称:“好看,故事很感人,值得看,表演代表了雷剧现在的水平。”
许多观众都是湛江籍人士,听说家乡的戏在北京展演,不惜推了各种应酬和公务,携家人带朋友前来看戏。在京的湛江籍人士一个星期前就听说雷剧进京表演,北京湛江企业商会、北京湛江同乡会、京湛学联等团体的微信圈已经发布了信息,京湛学联的学生甚至在长安大戏院帮忙派送宣传单,接待嘉宾。
林奋在北京的同学也带着学生前来观摩学习,中国戏曲学院的雷州籍老师陈云升连续两晚组织学生前来观看。“我经常和身边的人说起雷剧,但许多人之前并不了解雷剧,这次终于有机会亲眼看看雷剧了。”陈云升说。
许多戏迷没听过雷剧,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走进了剧场,一坐下就看到散场才离席。一位老太太领取宣传单时还犹豫了一下,看完后出来好奇地向记者打听雷剧的情况,听说雷剧是广东湛江的特色剧种,很惊讶地说“我老家在广西,和湛江是邻居啊。你们的雷剧很好看,音乐很好听,舞台呈现很有艺术感,演员演得好,尤其是老冼英很有范。”当她听说老冼英的的扮演者林奋已经年过60时,惊叫着竖起了拇指:“哇,太了不起了!”
第一场表演有了底气,第二场的表演更加淋漓酣畅,台上台下的互动更加默契。京城舞台,让雷剧尽情起舞。
磨戏磨人精益求精
在随后的戏剧专家研讨会上,《岭南圣母》得到了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专家组的好评。
专家认为,《岭南圣母》整体上呈现出很高的艺术性,品味高,演员表现到位,唱念做打出色。扮演年轻冼英的唐金凤有很优秀的素质,表演细腻,把冼英为民族统一顾全大局不惜牺牲个人情感的形象塑造出来。林奋不愧是梅花奖获得者,舞台表现成熟老练,表演到位,尤其是唱功了得,把人物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艺术水准相当高。
中国戏曲学院的戏曲编剧、评剧老师陈云升对雷剧很熟悉,对雷剧进京表演也给予了热心支持。他也从专业的角度作出评价:雷剧进京演出非常不容易,感谢湛江实验雷剧团和主创团队把雷剧再次带来北京,让首都观众有机会欣赏到雷州半岛的雷剧文化。《岭南圣母》是雷剧界继雷剧《黄飞虎》之后出现的又一部正规严谨的剧院版剧目,而且整个舞台美术更加华丽大气,为雷剧的舞台呈现样式作出积极的突破。剧目拓展了雷剧的艺术题材,尤其是导演为雷剧设计了很多新的表演形式和呈现样式,为雷剧的表演艺术注入新的“玩意儿”。
雷剧进京表演圆满落幕。在新的起点上,雷剧人整装待发,开始下一段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