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水彩画) 叶又绿 作
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叶又绿始终对自然界的生命保持一种强烈的兴趣,他经常出去采风,寻找创造素材,尤其对海鲜进行仔细的观察、记忆、研究。在采风时,叶又绿遇到能引起共鸣的对象,毫不犹豫从光感考虑、素描关系、入画位置、创作思想等方面进行专业考量,一旦通过创作条件,一幅水彩便将于不久之后“出世”了。在不断的写生过程中,叶又绿练就了娴熟的基本技法,也不断地提高了表现、归纳的能力。叶又绿说:“绘画创作是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研究、分析、选择、加工、提炼、概括,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塑造艺术形象。绘画创作并不是简单地复制生活现象,它以社会生活为源泉,需要画家用笔留住生活中美的瞬间。艺术源于生活,不能脱离生活。因此画家不仅需要有好的表现技法,更需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画家就是要甘于寂寞
从一幅画的构思、采风、构图、创作,要历经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在外行看来,整天面对画板、颜料和画笔,难免觉得是一件特别枯燥,苦闷的事,但对于叶又绿来说,他从"寂寞"的时间里得到人生最大的欢愉和充实。
“觉得画画的人寂寞,这是外行人看内行。我因为热爱画面,享受作画的过程,所以不觉得画画是痛苦的事情。作为画家,我们更需要安静。环境的安静,看似枯燥、寂寞,可是谁知道我们创作时思想上却是很活跃,很兴奋的。”叶又绿说:“以前做美术老师时,最讨厌坐办公室。别人都认为老师都是整天呆在办公室的。我却认为真正的老师应多走走、多看看,把精力放在辅导学生身上。”
“作为画家,最大的特质是要甘于寂寞。”叶又绿如是说。 叶又绿对绘画的坚持和热忱,如一场修心的旅程,带我们走进了心灵的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