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至30日,巨云和油画风景写生展在霞山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展出,打响了湛江市博物馆系列展览的“第一炮”。这是巨云和从艺近四十年首次举办个展,展出的58幅作品表现的是俄罗斯达拉别兹小镇风貌和湛江渔港的风情。
生活是艺术的土壤,画家必须从生活中吸取营养,他对此深信不疑,并用坚实的脚板、敏锐的双眼、温热的情怀、深情的笔触纪录热气腾腾的生活,在画布上抒写自己对艺术的无限希望和探寻精神家园的思想。
巨云和作品
灰调里的奢华
巨云和的艺术遵循着学院派的轨迹,从来没有停止过向前滑行——198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在河南师范大学美术系任教多年;1992~1993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学史论系学习;2003~2004年国家公派去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美术系学习,获硕士学位;2004年到湛江任教,现为岭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院长。
巨云和的油画带着俄罗斯现实主义的烙印,是一种低调的奢华,一种诗意的浪漫,如同一位戴着薄纱的美女,乍看是蒙着灰纱的俏丽轮廓;再看,美丽的五官开始清晰;定睛细看,美女肤白如雪,唇红齿白,神彩飞扬。
巨云和,这位生于1960年代的河南汉子,心性和他的画一样,温文尔雅,低调谦逊。“他对灰调的运用十分明高,色调丰富、层次分明、表达微妙,整体很和谐,笔调轻松有力,足见功力。”画家柯艺兴对他由衷地评价。
在俄罗斯留学的日子里,巨云和喜欢去一个叫达拉别兹的小镇写生。春天的达拉别兹镇白雪初化,树木掩映着木房子,旁边是一条雪水汇成的小河,淙淙地流淌着。
巨云和在这里写生,感受日光的变化,常常忘了时间。他享受这种宁静美好的时光,在这次展览中,观者可从他的达拉别兹系列写生画中,感受到他当时愉悦安宁的心境——那是他对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这种安静的深沉的诗意成为巨云和作品的格调,不事张扬,却寓意丰富,经久耐品。他的用笔如泥水匠的瓦刀,痛快淋漓地抒发着对雷州半岛深厚的情感,在他的渔港系列中,各种姿态的船与大海、天空、海岸融为一体,各种灰调像跳跃的音符,演奏出一曲华丽的乐章。
“高级灰的运用在绘画中是一种很高的技巧,巨老师却能运用自如,通过各种灰调的运用营造出一种阳光灿烂的明朗和华丽。”画家金长安说。
于无声处见奢华。这种低调处闪耀的光芒,照亮观者的眼睛,让人无端想起徐志摩的一首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