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曾鉴书画展”将于湛江市书画院开展

2015-12-10 17:32 来源:开云官方网页版 作者:尹晓峰

    开云官方网页版讯:12月12日—30日,“鉴汉拾魏曾鉴书画展”将于湛江市书画院(湛江市图书馆五楼,赤坎区人民大道39号)隆重开展,开幕式将于12日10点整准时开始。本次作品展的作品水准及定位很高,由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广东书画院主办,湛江市文联、湛江市书画院、湛江市书法家协会联合举办。在我市创建文明城市的特殊时期,本次展览显得意义尤为突出。届时,将有书画界、文联、高校、基础教育、艺术培训单位的专家们参与观展、研讨。本次书画公益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免票进场,将极大丰富市民的艺术文化生活。

    附曾鉴简介:

    【曾鉴简介】

    曾鉴,号岭上闲云。1956年10月出生。河南省新县人,湛江市第二中学美术高级教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院书法创作员,湛江市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湛江市中小学美术教研会会长,岭南师院美术学院书法客坐副教授。

    作品获奖:作品获奖《全国第一届(秦皇岛之夏)书法大字展》三等奖;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书法大赛全国奖;第一届广东省“康有为杯”书法创作一等奖;广东省书法最高奖“南雅奖”银奖;第二届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入展佳作;文化部第十四届书法创作“群星奖”。1998年以来先后数十次在广东省书法展览、比赛中获奖。

    作品入展:全国第八、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国际青年书法作品展,全国第二届新人新作展,全国书坛千人千作书法精品展,全国书坛五百人书法精品展。

    主要成就:2005年4月在湛江市博物馆主办《曾鉴书法作品展览》,同时出版《曾鉴书法作品集》;2011年10月在河南省信阳市博物馆主办《笔墨千里旧家风》刘宝光、曾鉴书法作品展;2013年5月在广东省博物馆举办首届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提名八人书法作品展;2015年9月在广东江门举办岭南书坛十八子书法精品巡展。

    【名家品鉴】

    正道和透彻

    ——品读曾鉴

    郑荣明

    曾鉴是一个低调而又实诚、而又谦逊的人。在我的观察中,他一直不太激昂、更不会张扬,在许多的集体活动场合中,他往往多以一种随和的笑容和你沟通,眼睛中弥漫的真诚会让你觉得与他交往相当踏实。而他经常流露的感恩心态——感恩生活、感恩于他艺事有过帮助的某人、某群体,这在体现他骨子里谦逊的优良品质的同时,也难得地传导着当今艺界已少有的清纯。所以,我一直认为,曾鉴是一个值得品读的男人。

    自然,曾鉴也是一个值得品读的书法家!

    在广东书法界,曾鉴其实属于出道较早的“国展”实力派,在当年所谓的“国展”几年才有一两回的时日,能频繁地出入于其中的广东书家实属凤毛菱角,曾鉴却是其中的一位。可曾鉴又好像一直没能“火”起来,究其原因,也许有地处偏远、职事教业、没赶上书法的大“热”等等说法,但我以为,最根本的还是与他不事张扬的个性相关,他不赶场、不走秀、不钻营、不谙“人情世故”,如此,自然难以“出人头地”了,而他,本质上就是那种“笑看风云,我行我素”淡泊式艺人,传道、授业、读书、写字,自适自得,也人生快事也!

    不过,曾鉴一直就是一个广东书法界不可忽略的人物,其不可忽略者,有二:

    其一,在曾鉴频繁参加国展的那个时段,“广州隶书”还几乎代表着广东隶书创作的面貌而让人诟病,曾鉴等少有的几个人的出现,以其正大的“汉风”,不仅使广东书法界“见识”到隶书的正道,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全国书法界对广东隶书创作的“藐视”;其二,曾鉴是河南书法界“移民”到广东的书家,他以“中原书风”的底气甫一入粤,即能立足一端,而且,其雄健而又清逸的创作面目,事实上对广东书坛形成了某种冲击,所以,一直以来,即使他自身不温不火,但他同样也成为广东优秀中青年书家很重要的“存在”。这样的“历史”和“场景”,对当今80、90后书家来说,是十分陌生甚至是匪夷所思的,但,在广东书法发展的轨迹中,这是值得我们特别回味和珍视的。而曾鉴这一代的书家,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这种难得的经历,还有从中体现的某种“担当”,构成了特有的“实力”和“优秀”,所以,为什么曾鉴这一类书家可称为“实力派优秀书家”、现在的年轻书家即使获奖入展无数也无缘这一称谓?原因即可在此中寻觅。

    曾鉴的“汉风”,在广东中青年书家中,是坚守得最为正道和透彻的硕果之一。首先,他几乎将汉隶的技法打通,不露痕迹地把方圆、藏露、润涩、秀健等多种汉隶语言融为一体,无具体的某碑之法,但汉隶的形意俱立,这种功力在广东书界少有人及;其二,他在书写风格上长期追求和营构雄健和清逸的结合,体势上多以《石门》的意态表现,把隶书的翩翩之美、飞扬之韵表现的相当诱人,形成了自己较为成熟的书写范式,这种对汉隶风骨达到透彻化体悟的风格化书写,是当今那种过分弄巧的媚俗流行隶书无法达到的境界。在近几年的创作中,曾鉴似乎更加强调欹侧动感的意境构建,书写的轻松感、通透感更为显露,致使审美元素更加丰富,这无疑是他对汉隶“书写性”“建筑美”的更高层面的探索,令人激赏!而他的这种书写表现溢而为章草,竟有一种意外之喜,即沉厚雄健中笔意悠然、在章草的韵致背后似乎还原了某种真实的“古朴”意趣——或许,曾鉴于此可以用心琢磨一番,因为,我们从他的章草书写中好像发现了《出师颂》的现代“改良”形质,曾鉴是否因此可开新境?

    我一直对曾鉴有着很高的期待,所以,在首届“岭南霞光”提名展中,我力挺要推出他,这类人正书正、且能坚守、又有风格建构意识的书家,必然是广东书法界的栋梁,而且他们还具有更深远的示范意义。于曾鉴目前而言,作为书法家的形象,知名度不可强求,需要强求的是更有意识和力度地建立风格坐标,将某些已然出现的惯性书写控制到风格表现的方位,严格避免流俗的入侵。只有当自身成为广东隶书(甚至章草)创作的代表书家、甚至经典书家时,才能真正体现自己的“品读”价值。曾鉴应该具有、也必须具有这种担当!

    (郑荣明:广东岭南书法院常务副院长,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常务副会长

    曾鉴书画作品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霞山观海长廊将添赏美景吹海风好去处
  • 湛江2个集体、3名个人入选第十一批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
  • 赤坎区“三八”妇女维权周暨学雷锋巾帼志愿普法活动举办
  • 市博物馆送展进校园
  • 湛江经开区举行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 花漫港城  满目芳菲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