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让精神,直达彼岸!

2015-12-29 16:56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吴文静

12月27日,“丹心映日”——陈科艺术作品展在湛江书画院5楼展厅开展,展出他个人创作的水墨和油画作品约百幅。

“这是我继1989年、1999年、2010年之后,第四次在湛江办个展了。”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陈科笑着说道。据悉,本次展览时间将一直持续到2016年1月16日,欢迎广大市民前去观展。

陈科,笔名禾斗,198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他是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艺术家联盟理事、北京油画学会会员,曾任广州电视大学客座教授。

陈科的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美术馆、画廊等美术展览并获奖;多幅作品被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山东、新疆、深圳、珠海、鄂尔多斯、香港、澳门等地的机构和知名人士收藏。

【成长】从小打下美术基础 广州美院科班出身

“我是土生土长的湛江人,祖籍雷州,在霞山出生和长大。”

陈科1961年出生于湛江,他的母亲是一位医生。陈科回忆说,自己小时候经常在一些处方单上“涂鸦”。母亲看到陈科对画画这么有兴趣,就把儿子送到一位广州美院毕业的老师那里,让他10岁即正式拜师学习素描、水彩、油画、中国画等美术基础知识。在湛江市二中念书期间,陈科担任宣传委员,为班级、学校办黑板报、设计布置舞台背景,甚至被市里抽调去搞展览活动,早在14岁时就有一张国画作品入选了少年展,可谓年少成名。

“青少年时期,我度过了非常快乐的时光,经常骑自行车甚至步行,到避风塘、海滨公园、硇洲岛等地到处采风和写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高中毕业后,陈科先参加工作,考入湛江市美术公司任美工,研习中西艺术,参与过迎宾馆、友谊商场、机场、火车站等很多湛江重要“窗口”的绘画创作。后陈科考上了广州美术学院师范系,师从郭绍刚、王肇民、杨之光、姜今、胡巨湛等名家,富有天赋的他更是如鱼得水。陈科能力较为全面,求学时每科都基本能排在前三名,他的作品甚至被刊登在美院的教材上。

私语(水墨画) 陈科 作

【创新】先后到省城首都设工作室 经过多年创立“禾斗风格”

1986年大学毕业后,陈科回到家乡,到湛江教师进修学校工作,在从事艺术教育的同时,坚持艺术创作。

深谙“学无止境”的他,每天都勤奋作画,有时甚至画到凌晨两三点钟也不知疲倦。2006年,陈科又到广州美术学院油画高级研修班,进行再深造。为了拓展艺术交流空间,他还到著名的岭南“艺术圣地”——广州小洲村设立工作室。陈科打破封闭勇敢“走出去”,经过多年探索,逐步把素描、油画和中国画的东西方文化艺术融合而创立自成一格的艺术风格——“禾斗风格”。2008年,广东几大省级媒体都对此进行了专门报道。

陈科后来又到首都北京设立工作室,和来自全国乃至全球艺术家交流切磋,弘扬湛江文化艺术,逐步扩大影响力。他具有鲜明特色的油画、水墨画作品,日益引起海内外艺术界、学术界和大众的极大关注。2015年他入选人民美术报的《70年70家——中国最具影响力70位人民艺术家专刊》。

【展望】多画湛江题材的作品 更好推介自己的家乡

陈科以油画为载体,融合中国画、水彩画的精华,创新独特的稀释厚薄油画技法,努力探索形成自然独特、有感而发、似是而非、充满想象、不可复制的特殊艺术效果,从写实到抒情,从抒情到写意乃至精神的层面,将浓浓的中国情融化在自己的油画之中。

“在当今时代,从事油画创作并不容易,得到家人、朋友的鼎力支持方能坚持至今。”他由衷感慨,当代艺术家的成功,既要有深厚的基础功底,还要有特别的专注精神投入到创作中;既要对艺术执着、耐得住“寂寞”,又需要传统文化和新的艺术观念支撑,同时还要兼顾艺术的推广,所有这些缺一不可,“我喜欢画一些正能量、温暖人心的东西。我始终坚信——坚持画自己经历的东西、画有感觉有激情的东西,是让艺术精神达到最高境界的基点。这种不可复制的艺术原创作品,始终是自己努力的方向。让精神,直达彼岸!”陈科主攻荷花,水墨、油画中,有许多都是以“荷”为主题,创作的作品中不少作品寄托诗心禅意、大气空灵之风。他的油画中西结合、风格独具;国画意境幽美、意蕴丰厚、和祥禅静。

展望未来,陈科表示要继续努力和不断探索,在艺术创作方面更上一层楼,“不久前,我还创作了油画《湛江蓝》等。我热爱湛江,今后还想多画一些反映湛江题材的作品,更好对外宣传和推介自己的家乡。”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霞山观海长廊将添赏美景吹海风好去处
  • 湛江2个集体、3名个人入选第十一批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
  • 赤坎区“三八”妇女维权周暨学雷锋巾帼志愿普法活动举办
  • 市博物馆送展进校园
  • 湛江经开区举行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 花漫港城  满目芳菲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