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的杨荣华教授作起讲座绘声绘色。
杨荣华与廉江一中声乐班部分同学合照。
开云官方网页版讯:新年交接,湛江霞山工人文化宫演唱大厅歌声激扬,格外显得热闹温暖融和——这里在进行湛江籍香港紫荆艺术团团长、著名歌唱家杨荣华教授专程回到家乡为湛江天籁合唱团举办的声乐专题讲座。这边的歌声未歇;翌日,杨荣华又风尘仆仆地赶往廉江,去为廉江一中文艺班的广大师生去进行另一节声乐专题讲座……
近年,频频穿梭于家乡各所大中专学校和各个文艺团体的杨荣华,已先后为广东海洋大学、岭南师范学院、湛江艺术学校、湛江二中、廉江一中、湛江老干艺术团、湛江天籁合唱团、霞山文化宫合唱团、湛江二中少年合唱团等作了不下20场的声乐专题讲座。近日,趁他在湛讲学期间,我们采访了这位今年已七十有八、为家乡歌坛播洒心血与汗水热情不已的老艺术家。
杨荣华作为备选的广东文化名人,为广东省档案馆作资料呈递的证书。
杨荣华在廉江一中讲座现场。
“为家乡教学,是我的一份反哺”
杨荣华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湛江第一个考上中央音乐学院的声乐优才,毕业后在全国总工会文工团又积累了深厚的艺术实践和丰富的演唱经验,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并先后被国内多所高等院校聘为客席教授。
移居香港后,他又与一批从国内到香港的志同道合的专业老歌舞演员,组织起弘扬中华传统民族艺术的香港紫荆艺术团,他更被大家公推为团长。
紫荆艺术团多次在香港回归和香港各界庆祝国庆等重大活动献演,他也多度应邀回到国内、特别是家乡湛江进行演唱和讲学。
讲起为什么执着于回家乡讲学这一因由,杨荣华说缘于一次香港举办的声乐大奖赛。
当时担任大赛评委的他惊喜地发现,家乡湛江居然派出三支队伍到香港参赛。其中,既有合唱,也有小组表演唱和独唱。湛江参赛代表所选择的歌曲内容和表演形式都不错,很有雷州半岛的地方特色,可惜就是唱功比不上同样来自国内像湖北、四川和广州等省市的选手,结果最后只能遗憾的拿到“安慰奖”——表演奖。
他颁奖时也觉得深有遗憾!于是,他当即萌发出一个念头——回湛江开展声乐讲学,帮助这些业余团体提高演唱水平,更优美地弘扬美丽湛江,自己籍此反哺生我育我的家乡。
杨荣华现场演唱。
杨荣华在湛江市文化馆金士峰(前排中)的陪同下,给湛江天籁合唱团进行声乐讲座。这是讲座后的大合照。
“因人施教,是声乐艺术的弘扬”
“杨荣华回家乡讲学了!”人们奔走相告,这一好消息在湛江乐坛不胫而走。他的母校湛江二中有幸地喝到这碗“头啖汤”。
因为离开家乡太久,在湛江二中50周年校庆的庆典现场,广大师生多认得同为湛江二中毕业、总政文工团第一男高音程志。但当他和程志先后为大家作过演唱之后,大家更为他宝刀未老所折服,纷纷报予他全场最热烈的掌声。
但杨荣华的功能远不止于台上的演唱,校庆翌日他给学校少年合唱团所作的《声乐与美学》的专题讲座,更从单纯唱歌以外的一处处文学内涵、美术意境、生活情操、精神追求,予曾在广东省中学生合唱大赛赢过金奖的这个合唱团的每一位少年歌手茅塞顿开!把他们带进了一个用心去唱歌、用内在美去演绎歌唱作品的纯真境界。
为湛江老干艺术团讲学,他讲的是《歌唱与养生》。从他自己到人们熟知的我国老一辈歌唱家周小燕、刘秉义、吴雁泽、杨洪基、李光曦、于淑珍、郭兰英……杨荣华用他们一个个都如此健康长寿并且至今仍精神饱满地屹立于国内歌坛的真实事例,揭示了“歌唱与养生”的辨证哲理。不由得不让听众发自内心地信服。
接着,杨荣华因势利导,转入声乐正题的阐发——教大家如何正确发声、如何通过唱歌调节身体机能和心理状况;特别是他参考《黄帝内经》经多年演唱实践、用通俗易懂的我国民族唱法的“丹田发声”取代西洋唱法的“胸膈膜发声”,仅仅一堂课的练习,就为广大老干艺术团团员拍案叫绝!
作为一位事业有成的老一辈艺术家,杨荣华深怀专业责任感地对我们说:“因人施教,是声乐艺术的弘扬。”这不,他应邀为广东海洋大学和岭南师范学院声乐专业班学生们所作的讲座,主题就马上变成适合他们毕业应考和将来走出社会站上演唱舞台必备的《声乐与心理学》。果然,赢得满堂喝彩之余;两校广大声乐专业
班学生在讲座现场更深深的拥着他表示感激:“杨教授,您真的说到我们的心坎上了!”
现场指导湛江歌手演唱。
不是尾声
事情就这么凑巧——今年元旦前夕,杨荣华应邀回来给湛江天籁合唱团做讲座时,其中的一位团员正是当年参加过他担任评委的香港声乐大奖赛湛江选手中的一员。
这位选手由衷地说:“得到您的指教之后,我后来再赴香港参赛果然摘得金紫荆大奖。不但如此,我们的合唱团更先后获得重庆红歌大赛二等奖和台湾阿里山国际民歌节一等奖!”
2014年,杨荣华作为广东省档案馆备选的“广东文化名人”,应邀到该馆作《中华文化百家讲堂》专题讲座;2015年,杨荣华分赴浙江和福建作声乐专题讲座;跨入2016年,1月9日他又将飞赴重庆,作新一年的第一节声乐讲座……
但杨荣华充满眷恋地说:“祖国大地,千山万水,我还是最愿意回到家乡湛江来作讲座。”我们追问为什么?他朗朗大笑地回答:“就因为大家可以讲一样的白话,唱别处没有的雷歌、梅录鬼仔戏。当然,还有别处没有我们湛江那么生蹦活跳的鲜鱼、沙虫、花蟹、大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