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年文化怀旧

2016-01-13 16:54 来源:开云官方网页版 作者:许中儒

    开云官方网页版讯:冬去春来,又一个中华民族农历新年将至。总觉得,近年每到此时,电影大肆推介的,不是好莱坞大片,就是港产纯属搞笑的贺岁片。而电视则早早就向你抛媚渲染,又有多少青春时尚的日韩爱情剧集陪伴你度过节日黄金时光……那厢央视春晚令炎黄子孙们总觉传统的年味愈淡;这边维也纳金色大厅约翰;斯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却俨然成为我们的黄钟大吕……

    不由得,又想起儿时过大年从广播中听得的妙趣横生的故事、在坊间亭落看说书人边吟边批的幅幅春联、当然还有文化公园里那吸引游人无数猜中即奖的游园灯谜……但我总希望今天我们国人的过年,无论予我们的下一代、下二代还是予我们现代的每个家庭,能多来点不限于光是“封利是”、“包饺子”、“放鞭炮”等传统溢美的民俗文化。

家家户户贴春联。

    我至今仍记得1965年除夕在广州文化公园由“楷叔”张悦楷讲的一个一家人食团年饭吟诗作对的“古仔”:

    从前有一位老翁,周身外父相,除夕他的四个女儿偕女婿齐齐回家贺年,年饭美酒佳肴自然少不了吟诗作乐。于是,大家定下个规矩:用一个左右或上下结构一样的字,拆开从而引出不同表述并寓义相关的诗句。

    大女婿是个矿山工头,他第一个吟道:“出字分开两个山,一物同色煤与碳。不知那个山出煤?那个山出碳?”二女婿是个兼开酒庄和茶庄的老板,他第二个吟出:“吕字分出两个口,一物同色茶与酒。不知那个口饮茶?那个口饮酒?”三女婿是个干部,他接着吟来:“朋字分出两个月,一物同色霜与雪。不知那个月落霜?那个月落雪?”三人吟罢,一致将目光鄙视地投向当农民的四女婿。只见四女婿不慌不忙,指着他们三位吟道:“川字分出三个一,一物同色乌龟、王八、鳖。不知你们那个是乌龟?那个是王八?那个是鳖?”

    全场听“楷叔”讲罢哄堂大笑!

广州文化公园的故事会。

    故事很简洁,但不失风趣且寓教于乐,让我引发了喜欢学习拆字、隐喻、借代等中文修辞的兴趣,当然更让每一个听故事的人都懂得不能鄙视劳动者的道理。

新年挥春。

    年文化怀旧,除了讲故事外;还有同样以故事形式讲出的对联。也举一例:

    春节临近,一土豪的当官女婿来给他送礼,这位土豪也十分清楚这位女婿当着他女儿的面经常沾花若草。但翁婿一丘之貉、臭味相投。他非但丝毫没有责备之意,反而满脸堆笑,当堂大呼厨子杀鸡宰鸭酒肉款待。而勤勤恳恳教他儿子读了三年书并考得秀才功名的教书先生,每顿饭他则吩咐厨房只配给吃剩的酸菜。除夕那天,这位土豪要教书先生写一付春联贴着他豪宅的大门翌日迎春接福,那教书先生想都不想,挥笔而就贴好后即不辞而别——上联为“欺你家人劏鸡待”,下联为“教你家人熬酸菜”,横批为“钱(全)是锈(兽)性”。可谓讽刺酸辣!套在今天的贪官土豪身上,也谓入木三分。

民间讲古源远流长。

    怀旧的年文化当中,最令我记忆深刻的,非除夕和元宵的猜灯谜莫属了。而霞山和赤坎两地工人文化宫这两个当年湛江市民过年最热趋的文化活动场所,则可谓妙谜连篇——

    如霞山工人文化宫创作的用地理术语“回归线”做谜面猜当时热映的一部电影,谜底正是激起万千游子佳节时分思乡返乡心境的《回故乡之路》,虽然简单易猜,但很有应节韵味;又如用古诗《卖炭翁》其中一句“夜来城外三尺雪”猜外国一城市名,谜底是众多射覆者争着呼出的《耶路撒冷》。既使低头沉思的猜谜现场顿生无限人气;又使广大猜谜者予综合知识温故而知新。不亦乐乎!

这么多谜语怎么猜?

    又如赤坎工人文化宫创作的谜面为“秦始皇管理账册”和“花和尚家里来信”两则,分别打一学科名称和一成语。当脱颖而出者绞尽万般脑汁大呼“我猜中了”时;当谜底揭晓后得奖者与一众亲朋好友舒心交流时,那种热潮、那种气氛,那份释然、那份陶醉,都不是其他娱乐场所所能拥有的。第一谜的谜底是《政治经济》,“政”者,嬴政,秦始皇之名也;“治”者,管治、管理。此谜设计得独具匠心,浓缩了不少历史和语文知识,开蛊之后更令人如觉茅塞顿开!第二谜的谜底是《深居简出》,设计与第一谜有异曲同工之妙。“深”为“花和尚”鲁智深之名,“居”者,家居,家也;“简”为书简,书信。当你如抽丝剥茧般层层深入而豁然开朗后,不能说心底里不涌出一份甜丝丝的乐趣!这或许就是谜语这种中华民族年文化经久不衰的因由吧?

    谜语荟萃语文历史、天文地理、物理数学、传统习俗等方面的知识,言简意赅,包罗万象,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传承力;更具有不可估量的宣传意义和教育意义。难怪不少省级电视台、包括中央电视台,都先后搞过系列的谜语擂台大赛。央视春晚也曾在节目表演中间向海内外观众间插有奖猜谜,其中更不乏精益求精、专切时弊的佳作。如选用《水浒传•智取生辰纲》一回中“白日鼠”白胜边推酒车、边上黄泥岗所唱歌谣“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农夫心里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的最后一句“公子王孙把扇摇”做谜面,打五字常用语一句。谜底正是当时全国发起批评官僚行为的《大少爷作风》。“公子王孙”, 大少爷是也;“把扇摇”正为动手作风。将动词的作风混然成为名词的作风,词性妙用,针砭时弊;而且又是在央视春晚播出,影响深远,穿透力强,不失为一佳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霞山观海长廊将添赏美景吹海风好去处
  • 湛江2个集体、3名个人入选第十一批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
  • 赤坎区“三八”妇女维权周暨学雷锋巾帼志愿普法活动举办
  • 市博物馆送展进校园
  • 湛江经开区举行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 花漫港城  满目芳菲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