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放风筝最易入谜。
开云官方网页版讯:一元复始的春天,在大自然既为万象更新;在普罗大众的思维里,同样是辞旧迎新、推陈出新,去作新的一个三百六十五日的构想设计、宏图谋划。这不,中央电视台就籍新春,推出了充满传统文化和人文韵味的《中华灯谜大会》特别节目。
新春作迷,既为紧扣时令;更为重温知识。此中尤其对于我们广大的青少年儿童。所以,每年此时,华夏大地都弥漫着一股浓烈的猜谜气氛。这,不啻为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另一股袅袅炊烟。而新春作谜,当又以“春”的内容最为即兴焕新、经久不衰。
“三人同日来,喜见百花开。” 打一字,答案是“春”。那是小朋友们的谜语;“春雨绵绵妻独宿。”打一字,是“一”。那是分居两地、春节丈夫都未能赶回团聚的女同胞的肺腑之诉;“奉先早有取卓之心。”这个谜底同为“春”字的拆字谜,使人在猜谜之际,多多少少又能回味一下脍炙人口的《三国演义》故事,很适合中老年谜迷们猜;而依旧是猜一个“春”字的“上下结成秦晋好”,则最为欲在新春喜结良缘的男女亲家们争先恐后地来猜!
短短一句、浅白一字,竟引伸出万般时空、古今乾坤。这新春灯谜,既是底蕴深厚的文化精粹;也是风情缱倦的艺术瑰宝。以我国经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为例,她书中有诗、有词、有曲、有赋;更有谚语、俗话、酒令、灯谜。而且无不精彩绝伦,达到了那种即席抒怀、以物喻人的高度文学境界。
《红楼梦》中的谜语被人编成书。
如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就有曹雪芹特意赋予“宝黛钗”的三首依浓浓春意和隐凄凄人生的谜语诗。先是宝钗的“镂檀锲梓一层层,岂系良工堆砌成?虽是半天风雨过,何曾闻得梵铃声!”继而是宝玉的“天上人间两渺茫,琅玕节过谨隄防。鸾音鹤信须凝睇,好把唏嘘答上苍。”最后是黛玉的“騄駬何劳缚紫绳?驰城逐堑势狰狞。主人指示风雷动,鳌背三山独立名。”都为打一物,可书中曹雪芹刻意不交代谜底。于是,又引出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的种种猜揣。有猜“走马灯”、有射“彩虹”、有打“云霞”......其实,只要结合《红楼梦》中这三位主人公后来的身世和他们作谜时正值踏青游春之嘻玩时节,谜底就雀跃纸上了——是“纸鸢”;亦即今天开春我们大人小孩都喜欢到郊野去放的风筝。
新春猜灯谜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节日文化。
以“纸鸢”作旧谜新猜,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羊城晚报》就出过一则民国时的谜面:“展翅高飞侵天空,远方操作自称雄。何堪一阵东风起,倒哉无处寻归踪。”新谜底是讽刺当时美国侵越战争的“无人驾驶侦查机”。同样是当时的越战背景,同样是紧扣读者心弦的《羊城晚报》,不久又出了一则配图猜唐诗的谜语:一名名侵越美军被钉在越南游击队的陷阱竹尖上——“春眠不觉晓”;一架架美军飞机被高射炮击中冒烟坠毁——“处处闻啼鸟”;一队队越南人民军吹起冲锋号发起夜袭——“夜来风雨声”;一个个美军基地被猛炸掀翻——“花落知多少”。一首家喻户晓、经久传颂的咏春古诗,赋予当年抗美援越新的政治意义配以讽刺漫画作为谜语来猜,可谓匠心独具;也饶有趣味。
愿我们春的谜语永远充满生活的新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