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文博会上,湛江文化企业带来富有创意的文化创意产品吸引了众多眼球。13日,记者在湛江馆看到,许多参展商和专业采购商在湛江创意作品前拍照留影并咨询。
一位参展商拍摄石狗印章。 特派记者 刘金凤 摄
挖掘本土文化 开发创意作品
“这是什么?”一位参展商在润邦公司自主设计的工艺品前,指着四个一套的石狗印章好奇地问。现场工作人员热情地给客人讲解:“这是雷州石狗砂石印章。石狗是雷州的一种文化图腾,历史悠久,有‘地上的兵马俑’之称。我们将这种文化图腾制作成便于携带、观赏和把玩的工艺品,可作摆设也可作为镇纸。”
“很新鲜,有意思,这才叫文化工艺品。”该参展商一边观赏一边点头。
记者细看这四只小石狗,个个憨态可掬,分别写着“招财进宝”“祈福平安”“九耳呈祥”“呈祥报喜”等。据介绍,雷州历史文化厚重,雷州石狗是雷州的文化符号,不同朝代有不同的造型,不同的造型有不同的寓意。当初润邦公司还专门请雷州文化专家进行指导,从众多石狗造型中精选四款设计成工艺礼品。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设计、生产文化创意产品的文化企业,润邦公司致力于挖掘本土文化特色,推出了两种不同款式的人龙舞竹笔筒;将湛江的景点、风土人情融入设计之中,推出了湛江印象文具台、紫荆花水晶座、湛江地形花梨木印章等。
工匠精神 精益求精
在湛江展团的文化创意作品中,有许多都彰显着工匠精神。
烟斗本是泊来品,但出于中国工匠之手,就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立马变得光彩四溢,让人爱不释手。本届文博会上,雷州烟斗部落的雷何、雷虎、雷换鼓、雷天虹四位年轻斗师抱团参展,他们的作品做工精致、大胆设想、巧妙运用新材料,使得手工烟斗变成了一支支可把玩观赏又实用的艺术品。你看,斗师雷虎的作品巧妙利用葫芦斗的结构,用四川产的罗汉竹代替石楠木作为外观,斗钵仍为耐火的石楠木,经过这一改造,中西合璧,既美观又实用。
别看只是小小的改变,操作起来却很费工夫,比如找材料、工艺处理等。雷虎告诉记者,仅仅是用竹子代替石楠木这一环节他就做了许多的尝试,一次次失败之后再调整,选中了罗汉竹是因为“竹节多,变化丰富,看起来更美观”。
其他三位斗师的作品,每一件也都是艺术品,完美的造型、迷人的色泽都在默默地告诉观众:每一支斗都融入了工匠精神,都是值得细细品味的艺术品。雷州烟斗部落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手工烟斗制作团体,几位斗师都是美术教师,课余钻研烟斗制作,是一群具有专业精神的文化创客。烟斗部落的负责人张小龙告诉记者:创业不易,抱团有理。
大鹏沙画利用贝壳作为载体,将海产品、建筑地标、花卉、景点等湛江滨海城市特色元素绘入其中,这种指尖贝绘既新颖又富有海洋文化气息,一位外国客人流连许久,一边看一边拍照。
市特殊教育学校老师李璋将不同的木材做成各种既仿古又现代的鱼摆件、鱼镇纸、鱼木刀,线条流畅、抛光到位,灯光下温润可人。李璋是一位精益求精的人,他告诉记者,由一块木斗变成一条“鱼”,得经过无数次的揣摩,无数次的打磨和抛光,最终成为一件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