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深圳文博会5月12日至16日在深圳举行,各展团在宣传和推介旅游资源的同时,纷纷把非遗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推上展示台,“文化+旅游”已成为一种新业态。
记者巡馆时发现,许多地方都把地方特色文化推至前台,欲推旅游先推文化,有许多做法给人启示,值得借鉴。
文化为魂,各地出奇招
清远带来了国家非遗项目连南歌舞,身着瑶族服饰的瑶民载歌载舞吸引了许多观众。作为珠三角的后花园,清远市深山里藏着丰富多彩的瑶族文化,当地政府把“文化+旅游”结合起来向外推广,定期举办旅游文化节,把连南瑶族婚俗、鼓舞等国家非遗项目推到前台,特色文化成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旅游城市张家界更是提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带来桑植民歌和鬼谷神功等国家、省级非遗项目展演,并展示了西兰卡普、土家刺绣、蓝印花布等一批非遗产品。张家界山水享誉全球,在推介旅游时把悠久的和浓厚的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作为亮点。据了解,该市在打造旅游业的同时,深入挖掘、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地域文化,丰富、提质旅游市场的文化产品,坚持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坚持文化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走出了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之路,以企业为抓手、为阵地,实现对民族工艺、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海南推出的“人民骑兵营”项目,这是海南国际旅游岛打造全域旅游代表性项目,是融合体育+农业+旅游等多种业态形式、践行全域旅游的创新创业项目。据介绍,海南一年四季都适合骑行,骑行成为全民健身运动,并已经形成了集旅游、健身、娱乐为一体的骑行文化,“人民骑兵营”项目参展就是为了推广海南的自行车运动以及骑行文化。
“文化+旅游”,旅游发展应谋全域
在旅游业态蓬勃发展的今天,各地都已经意识到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和内涵,是招客留客的法宝。在不久前湛江召开的全市旅游发展工作会议上,我市就提出了“完善产业要素,发展全域旅游,以新的发展理念迎接大众旅游时代”的旅游发展理念和方向。
可喜的是,在本届文博会上,湛江展团带来了“文化+旅游”项目——茂德公古城旅游度假区。茂德公古城旅游度假区,从设计到建筑风格都融入了雷州文化元素,展示了千年粤西人文及中国农耕文化,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雷州的历史文化多、景点多,前几年我们一直努力完善旅游产业要素,此次参展的目的就是要整合这些资源向外推介,让更多人了解雷州。”该度假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与其说古城是一座旅游度假区,不如说是雷州文化的一个窗口,在这里,可以感受到雷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氛围,品尝到雷州的地方小吃,看到雷州的地方戏剧,了解雷派的建筑风格。
“比如三间五房就是典型的雷派建筑风格,过去雷州以泥土和稻草垒起3间房,孩子长大后逐步扩大,成为一个类似四合院的建筑。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农村这种土房越来越少,我们把这种传统的建筑在古城里保留了下来,也是一种文化的印记。”该负责人说,一个地方要发展旅游业,应该用发展全域旅游的眼光来整合资源,将文化与旅游融合,集体推广。有些资源由政府管理,有些由私人承包,希望政府能统一起来,进行统筹规划,做好推广工作,剩下的配套和接待交给企业来做,推动旅游业进入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