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要做到胸有成竹,必须千磨百炼

2016-07-05 11:38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策划/林小军 文字/记者赖寒霜 林小军

陈国玉正在雕刻茶盘。 记者林小军 摄

    一位民间根艺师,其根艺作坊位于偏僻的雷州市东里镇三吉村,作品却自成一派,走向全国,崭露头角,成为雷州半岛民间响当当的根艺制作师傅。

    道法自然,行云流水

    日前,记者慕名来到东里镇三吉村,见到一间铁皮屋加工厂,几名工人正在清洗、制作各种奇形怪状的木头。一位瘸腿的30多岁青年走过来,工人们说,他就是东里人都认识的民间根艺师陈国玉,个子不高,却胸罗万象,每一块木头他都能“审”出美来,简直不可思议。

    陈国玉带着我们走近一个正在加工的盘根错节的樟树大木头。记者认真观看,却看不出有什么奇特之处。陈国玉笑说,前几年他花几百元买下这木头,每天有空就观看、审视,直到一天脑中灵光一闪,胸中勾勒出一幅生动的造型图画来,才动手雕刻。他抹了抹头上的热汗说:把一个丑木头雕制成一件艺术品,至少要两三个月,并且尽量少动刀,非要动刀处,如雕出一条水纹,都要几十套工序工艺,必须心细如发,不求快但求慢而精,直到“刀痕”看不见,神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才算成品。

    在工坊大厅里,观音手、湖光山色等茶几、茶盘形神逼真。陈国玉一一指着说,这些原本是平凡木头,精心构图、雕刻后,都能“显山露水”,神龙虎豹尽在其中。

    他谈心得体会:要做到胸有成竹,必须千磨百炼。他坚持道法自然,行云流水,飞花走兽,尽在脑中,尽在刀下。

    身残志坚,矢志艺术

    陈国玉出生在当地贫穷农村家庭,3岁时患小儿麻痹症,造成一脚残疾。读师范学校时,开始对绘画等艺术感兴趣。毕业回三吉乡村小学任教后,他逐渐对时兴的根艺着迷,于是自学钻研,练习刀法。同时积极到广州、海南等地参加根艺展,确立自己对根艺 “道法自然”的最高追求。

    他说,形神兼备,天然而成的艺术是最美的,顽石丑木,也要审出美来,要保留其原有的生态,有时下一刀要思考一个月。一刀下去,要像蚂蚁啃食,要几十道功夫才能完成,就像动手术“开刀”一样细心细腻,尽最大努力让人们看不出来,使整个形态达到神似的最高境界。

    除了教学外,陈国玉的一切心思都在木头根艺上,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他有空就到各地乡村,一见有价值的木头,便倾囊购买,所有的收入也花在这方面。10年前,他花几百元买回农民从一水库捞起的一块水浸木,日夜观看,直到胸有成竹。2014年他稍微加工,处理杂枝,一匹奔驰的骏马跃然欲出,参加当年雷州市首届民间艺术品大赛,一举摘取了金奖,结果被大老板高价购走。最近,他的一个人物作品也被推选参加省民间作品展示,对此,陈国玉信心满满,说该作品仅磨光成形,绝少人工,天然神似一古埃及士兵,获奖机会很大。

    陈国玉说,赚钱是次要的,主要是从根艺的追求中得到无穷的乐趣,人生的充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霞山观海长廊将添赏美景吹海风好去处
  • 湛江2个集体、3名个人入选第十一批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
  • 赤坎区“三八”妇女维权周暨学雷锋巾帼志愿普法活动举办
  • 市博物馆送展进校园
  • 湛江经开区举行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 花漫港城  满目芳菲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