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一件事如果能坚持十年以上,无论你当初是抱着什么样目的开始的,那么,在多年的坚持下来后,它都会变成一种责任,甚至会成为你生命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照片上的这位阿姨,相信我们遂溪很多人都认识,不错,她就是在遂溪城府前路十横巷口处炸糯米鸡的陈阿姨,你们应该都有帮衬过她的蕃薯饼或糯米鸡吧。
简单的一口铁镬,一个气瓶炉灶,一个装着米浆和番薯块盆子、一个电饭锅胆里装着已经煮熟的糯米饭。镬下燃烧着熊熊柴火,镬里滚着花生油,镬边架着铁架子,架子上摆满了炸好的蕃薯饼和糯米鸡。
这就陈阿姨炸蕃薯饼小档的所有行担。
“从97年开始一直炸到现在,想想也有二十年了。当初是生活所逼,因为做这个成本低,时间自由可以支配,方便照顾小孩等原因,所以选择了这行。现在不一样,孩子也长大了,他们也叫我不要再干了,但就是割舍不下。炸了二十年,我已爱上这个了。”
陈阿姨一边用筷子夹薯块沾粉一边说。
无论是糯米鸡或是蕃薯饼,这些,在遂溪地区大家都是很熟悉的小吃来的吧.
糯米鸡,其实是我童年时代记忆最深刻的小吃。
小时候,糯米鸡是农村小孩最奢侈的零食。记得小时候在农村,家里经济一般,但妈妈是个很节俭的人。平时能吃饱饭就很不错了,更别说什么零食。因此,糯米鸡便成了很奢侈的零食之一。
还记得小时候妈妈每次到镇上去赶集,回来的时候,都会给我带来两个糯米鸡,而每次我总是迫不及待的,一口气吃完。。。
你们有这种记忆?
现在,炸薯饼、炸糯米鸡,这些久违的食物,如今在一些乡镇圩市依然可以遇到,每次见总会停下吃上一两个,重拾下那孩提时的味道。。。
还记得有一次咱遂溪志愿者队员一次朋友圈糯米鸡的分享,她说,我吃陈阿姨的糯米鸡差不多十年了,但价钱十年来一直没变,别人的都涨价了,就她没涨。
就此问题,我问了陈阿姨。
“当初困难,开始做这个的时候都是一些亲戚朋友过来帮衬,才能度过难关,现在孩子长大了,生活也相对好了,但有一些朋友还依然过来帮衬着,如果涨价,会愧对他们的。”
多朴素的想法阿!
“感恩”这词,在陈阿姨身上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目前,陈阿姨的蕃薯饼是一元钱三个,糯米鸡是一元钱一个。按照这个价格算下来的话,扣除材料,煤气成本,其实她赚的,就是一点微薄的人工费用。
虽然偶尔也会感觉辛苦,虽然赚的也不多,但陈阿姨依然乐不倦惫在她的小摊档上忙碌着...
后记:其实,遂溪这类的小摊有很多,多数是一些上年纪的老人家在守摊档,在物价飙升的年代,我是建议他们适当调整下价钱的,比如蕃薯饼是一元钱二个,糯米鸡是一块五钱一个。虽然是小小的上调,相信对他们是起到很大的帮助的。
你接受以上的这个上调价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