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档案馆供图
近日,笔者在市档案馆偶然发现一张历史照片,虽稍有破损,却不减其历史价值,修复后更可用“惊艳”来形容。因为在这张照片中,不仅有陈学谈陈学森兄弟、赖泽、梁日新等广州湾著名人物,而且有西营圣若瑟孤儿院的两位修女和维多尔天主教堂和为贵神父等教会人物,更有数位身穿制服的法国官员及其眷属。三方人物出现在同一张照片中,可以说是目前少见。
摄于何时?档案资料并不能提供更多信息。这张照片被发现时夹在国民党中尉彭荣泉的材料内,与前后文件并无联系,或是他通过某种途径得来的藏品。我们只能从照片本身进行分析:1941年5月寸金桥公共医院开业,医院董事监事和职工留下了一张合影,陈学谈和赖泽均在照片中,与这张照片面容相近。再结合梁日新之子梁爱棠和梁华棣对其父容貌的回忆,我们大致推测这张照片摄于1940年左右。
摄于何地?根据相中人的身份和职业,他们出现在同一场合,最大可能是与慈善事业有关。1937年11月11日,陈学谈、陈学森兄弟等建立赤坎育婴堂,以收容和抚养被弃婴童。赤坎育婴堂与法国女修会开办的圣若瑟孤儿院分别独立运作,赤坎育婴堂由中国修女管理,双方有业务联系。照片中的建筑崭新,很可能就是著名建筑商梁日新承建的赤坎育婴堂。而几位人物佩戴胸花,说明此为重要庆典场合。若这是公共建筑,法国官员到访当然顺理成章。站在法国修女和陈学森之间的法国官员,或是广州湾总公使Le Prevost(1937-1941年在任)。
现居加拿大的陈学森之女陈玉明女士回忆,小时候她曾随母亲友人到赤坎育婴堂探访,见到建筑基石刻有父亲捐款的事迹。而现年90岁的陈翼老先生也认出,这座建筑就是赤坎育婴堂。综上所述,我们初步推测照片是在赤坎育婴堂前拍摄。
陈学谈经商发家,曾任赤坎公局长等要职,是当之无愧的广州湾实权人物。胞弟陈学森也在商业上有相当成就,且热心公益,是培才学校的主要创办人。陈氏兄弟两人身穿传统的长衫布鞋,与建筑商梁日新和富商赖泽等华人的西装革履、法国官员的制服和神职人员的宗教服饰形成有趣对比。学界一种观点认为,积极开办慈善事业是近代不平等条约地区(殖民地、租借地、租界等)华商充实社会影响力,介入公共事务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广州湾,陈氏兄弟和多位富商在办学、收养孤儿和赈灾救济等慈善事业颇有作为的同时,也不断提升他们在租借地内外的实力。
目前存世的广州湾老照片不多,这张合影可谓是广州湾慈善事业的重要见证和名流交际的缩影,具有相当的历史价值。由于资料有限,本文仅能对拍摄时间和场所做简单推测和分析,其所包含的丰富历史信息,还有待有心人的深入发掘和研究。
(作者为广州湾历史研究资讯公众号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