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丁酉鸡年即将到来,随着年味越来越浓,各类年货、大宗商品、餐饮、旅游等即将迎来一年中的消费高峰。消费增多往往伴随消费纠纷的增多,市消委会呼吁广大消费者春节期间消费时注意以下问题:
一、理性购物,克制冲动。春节期间,各式衣物包包鞋类打折、清仓、买满就送等促销噱头花样百出,消费者在逛街购物时应避免一时冲动购买到自己并不喜欢又显得多余的物品,同时应留意商家的优惠噱头是否存在虚高价格等猫腻,留心商家“以次充好”、“质次价高”的消费陷阱,让自己的花费物有所值。
二、网上购物,尤应留意。春节前后,不少物流、快递工作人员都选择回家休假,消费者网上购物应注意商家的营业和发货时间,还应留意商家的信誉、口碑、品牌、质量、性能等综合评价,尽可能选择优质的店家服务。另一方面,远程网络购物由于区域管辖限制,网络消费维权往往比较困难,一旦出现质量、瑕疵等纠纷,应及时联系商家,必要时邀请第三方客服平台介入,也可直接投诉到商家注册住所地消费者委员会组织或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三、大宗消费,慎审合同。临近年末,家电、数码产品、汽车乃至商品房等大宗耐用消费促销活动不断,应留意商家派发的赠券、折扣券的使用说明和限制,售后服务、质量保修、更换退货等承诺应书面载明,避免因部分商家的诚信缺失而陷入纠纷,同时应保留发票、收据等凭证。消费者购买汽车、商品房时,事先应考虑清楚是否真情喜欢眼前所购之物,切勿莽然下定,注意“定金”与“订金”的本质区别。消费者签订汽车、商品房买卖预购协议前,应仔细阅读合同内容条款,尤其注意避免商家利用格式条款加重买方的责任,明确双方的违约责任承担。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汽车、商品房时邀请相关专业人士一同前往,以免因自身相关专业知识的缺失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四、年饭预订,慎防侵权。岁末年饭一直是春节的传统保留项目,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到酒店吃年饭。消费者在预订酒店年饭时,要注意以下方面:1、年夜饭一般是固定套餐,在挑选饭菜时,不要被花哨的菜名迷惑,尽量弄清每道菜的名称、内容、规格和价格,同时弄清具体的收费项目。如,是否可自带酒水,有无最低消费、开瓶费、包间费等。2、结账时留意账单菜目是否有增多、退换的菜式是否也列入消费范畴、结账时是否被“临时”加价、打折范围是否已将全部菜目列入等,酒酣之余不忘核对账单。3、消费者要保留好预订票据、书面协议、收据、发票等凭证,以便在权益受损时方便维权。
五、外出旅游,注意安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消费者春节期间选择外出旅游。消费者出外旅游,尤其应注意人身和财产的安全,若遇强制购物、高价饮食等不公平交易,及时向当地旅游主管部门反映;出发前选择信誉好的旅行社,认真审阅《旅游合同》,自助游的应提前规划好行程,并做好一两个紧急预案,提前了解当地风土人情等基本情况;旅游购物需谨慎,食品安全卫生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