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吴川市覃巴镇华南农科园内观赏根雕。 记者 林石湛 摄
爱好乌木和根雕的市民不仅可以在这里一饱眼福,还能浸润在樟木的香气中感受千年古木的芬芳!昨日,记者走进位于吴川市覃巴镇的华南农业科技园,在根雕长廊和根雕馆中经历了一场视觉和嗅觉“盛宴”。
在根雕长廊,一根长18米的乌木特别引人注目,即便没有“站立”,横卧的乌木也高达2米,游客站在面前顿觉渺小。据介绍,该乌木(又称阴沉木)直径2米、重达18.3吨,最初发现于北河流域。经过专家鉴定,该乌木在水底埋藏已有上千年,具有极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乌木的形成历经大自然的千锤百炼,是大自然变化的见证,在场参观的游人纷纷驻足欣赏、拍照。
游客在吴川市覃巴镇华南农科园内观赏根雕。 记者 林石湛 摄
长廊内、展馆区和奇幻大厅中,还展出不少用千年香樟古木制成的木雕,走近一闻,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香气,沁人心脾,让游人沉醉其中。记者看到,以香樟古木为材料的根雕作品有《财寿双全》《百鸟朝凤》《白马图》《百子佛》《万里长城》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令人不禁赞叹艺术之美。樟木木质具有天然的美丽纹理,质地坚韧不易折断,也不易产生裂纹,是历代雕刻工艺的首选材料。而在近万平方米的奇幻大厅,假山之内别有洞天,犹如世外仙境。
游客在吴川市覃巴镇华南农科园内观赏根雕。 记者 林石湛 摄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根题为《清明上河图》的根雕作品在奇幻大厅入口处,显得格外气派。据介绍,该作品的材质是一株生长于东南亚热带雨林中的香樟古木,树龄在1500年以上,树高百米,树干直径3米,完全暴露风干近五年后,以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传世画作《清明上河图》为蓝本,由15位艺术家和工匠历时5年雕刻而成。作品长8.8米,高3米、宽1.8米、重达8吨,再现了宋代城市鼎盛繁荣的景象。
本次乌木根雕艺术展活动由吴川市华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湛江日报社联合主办,此外设有百花园、奇幻大厅、音乐喷泉等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