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盐田如镜盐如雪

2020-06-24 16:44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图/记者李嘉斌 文/记者文秋华

鸟瞰马留盐田全景。

    柴米油盐酱醋茶,人间至味是清欢。盐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调味品,但我们吃的盐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近日,记者来到了位于雷州市英利镇的马留盐场,探访从海水到海盐的全过程。

    湛江海岸线非常长,沿海海产资源丰富,其中有着非常丰富的海盐资源。以海水为原料得到的盐就是海盐。全球范围内的海盐晒场,基本上都是沿着海岸线分布。在地势平坦的沿海滩涂,将海水引入盐池,经过日晒蒸发,就可以得到白色的结晶颗粒,那就是海盐。我国的先民有着超凡的智慧,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在海边晒制、煎熬海盐,马留盐场的工人告诉我们,早在清朝咸丰年间此地就已有人制海盐,粗略算算,当地制盐历史已有一百六十余年。

一名盐工准备上岸。

入夜,盐工们把盐田里的盐运上岸边堆放起来。

    傍晚,夕阳西下,晚霞满天,天空好似铺了一层锦缎,赤红、橙黄、媚紫交相辉映。天空下,一片片盐田就像一面面镜子,海水澄清,在微风的吹拂下泛起道道波纹,倒映出天上的彩霞。光影交错中,结晶池中间的空地上,盐工们辛勤劳作,盐被堆放在一起,形成了一座座盐垛。从远处看,盐垛彷佛是用白雪寒冰堆成,晶莹洁白。

夕阳下的盐工。

盐田上的盐工们。

    每年4月到8月,是广东海盐的丰产期。马留盐场拥有气温高、日照时间长、近岸海水盐度高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是理想的晒盐场所,适宜大面积海水滩晒制盐。盐场直到现在还持续着古老且传统的制盐方式——海水摊晒法,包括纳潮、制卤、结晶等多道工序产出的海盐生态且环保。

    我国的海盐生产,一般采用日晒法,也叫“滩晒法”,就是利用滨海滩涂,开辟盐田,通过纳潮扬水,吸引海水灌池,经过日照蒸发变成卤水,当卤水浓度蒸发达到波美25度时,析出氯化钠,即为原盐。马留盐场日晒法生产原盐,具有节约能源,成本较低、天然无污染等优点。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