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调丰村古代兴旺的制糖业

2020-09-02 17:04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通讯员 陈志坚

    明至清时期,遂溪县调丰村的制糖坊发展到72间,每年生产5万多担红糖,按一担为100市斤算,合计为500万斤,是制糖业最兴旺的村庄。

    甘蔗乃热带植物,源生于南方交趾。晋嵇含《南方草木状》记述:“诸蔗,一曰甘蔗,交趾所生者,围数寸,长丈馀,颇似竹,断而食之甚甘。笮取其汁,暴数日成饴,入口消释,彼人谓之石蜜。”石蜜即为蔗糖。春秋之时古雷州属交趾地,秦为象郡,汉乃交州合浦郡徐闻县。屈原《楚辞·招魂》中有“腼鳖炮羔,有柘浆些”之句,“柘”就是“蔗”,柘浆就是用蔗榨出的蔗汁,蔗生于交趾之地,古雷州属于交趾,肥沃的红土是非常适宜种蔗。

    甘蔗的祖先是甘蔗属的割手密和芒属的五节芒,南方交趾是甘蔗野生种割手密和五节芒的原产地之一。传说,公元前218年,秦始皇令屠睢率军征百越,实现统辖岭南的宏图。秦军进入古雷州,沿途大芭芒挡道,大芭芒叶子像剑割伤士兵。开路先锋挥起宝剑一丛一丛地砍倒大芭芒,流出汁水来,热渴兼饥的士兵拿起大芭芒就试嚼,汁水甜得像蜜糖,士兵高兴地喊:“此芭芒比甘露还清甜!”

    《诗经·大雅》有:“周原朊朊,堇荼如饴”之句,饴即是糖也,饴糖合称。西晋陈寿撰著的《三国志·吴书三·三嗣主传第三》中有江表传曰:“亮使黄门以银椀并盖,就中藏吏取交州所献甘蔗饧”的记注,蔗糖产自交州,古雷州为交州地,乃是产制蔗糖发源之所属。

    遂溪县早已有种蔗制糖的历史。清道光《遂溪县志·卷之十物产》记载:“蔗有数种,腊樜、牛脚樜、乌脚樜、莽樜,可煮为糖”,“糖有五色,片糖、白糖、冰糖、洋糖、赤砂糖,通天津各省等处”。遂溪县明至清代光绪年间,种蔗和产糖已颇具规模,每年输出国内外的土糖数万担。遂溪县所制蔗糖等物产大都从赤坎商埠运往闽粤等地。尤其是岭北镇调丰村古代的制糖业十分兴旺,《调丰程氏族谱》《遂溪县志》《石城县志》均有记载。

    明清时期,调丰村煮制红糖业十分兴旺,明代的商贾程中韬更是闻名遐迩。《调丰程氏族谱》载:“程中韬公职授员外郎,生子邦光,巨富百万,良田八百亩,报为长者,传至曾孙缵铭,尚存租一千石,与本房三股均分,众议举入春祭……”程中韬为明代巨商,很有远见卓识,善用“二程理学”之主敬存诚理念拓展生意、广交朋友,依托古官道交通便利、景兰阁驿站信息捷传,大力发展蔗糖业,生意越做越红火。明嘉靖年间,程中韬在调丰村建起36间制红糖作坊。榨季主要在冬季,一间作坊一天出红糖8担,36间作坊一榨季产红糖2万多担。到了清代,调丰村生产红糖的规模不断扩大,建有72间制红糖作坊,年产5万多担红糖。远销天津、广西、贵州、西藏各省等处以及印度。

    据调丰村百岁老人程世德回忆,调丰村在明清时期,制糖业就十分兴旺,并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调丰村建于明清时期的祠堂巷、八角井巷、古民居群与北京屋(外翰第)等124座古民居,是昔日该村以糖致富的兴旺见证。

    调丰村世世代代制糖,流传下一套完整的制糖程序,很为可贵——

调丰村的榨糖工具。记者 李波 摄

    调丰村制糖传统技艺主要程序

    一、捆“做糖梗”

    蔗园里收获的甘蔗以“捆”为单位,扎成重约一百来斤的圆捆。两捆蔗蔗梢相挨、蔗头分开,中间插入一根短木棒做挑担,形状就是一个“A”字形,重两百多斤,从蔗园挑到制糖作坊,这一过程叫“做糖梗”。

    二、榨糖碾磙

    榨糖的专用工具有7件,其中碾盘1个,碾磙4 个,石柱2条。碾磙一套为5件。碾磙与碾盘为青石雕制。碾磙为圆柱体,周围合抱,长约100厘米,碾磙轻的有几百斤,重的过千斤。碾磙有左右啮合,间隔如缝。左右碾磙下端皆有楔型突出,长约20厘米,楔入碾盘轴中,严丝合缝,固若一体;上端用20厘米径硬木为轴,上面用一块厚8厘米、宽50厘米、长200厘米的硬木把2条石柱2个碾磙连成一体。右碾磙上端轴固穿一条长400厘米的杉木横轴。二碾磙均凿有榫眼,环列于碾磙之上端。榫眼四寸见方,深约三寸,内置硬木,突出如齿轮状。齿齿相扣,牛拉着横轴旋转,右碾磙转,则左碾磙转。蔗农持蔗立于石碾前,夹蔗于碾磙中,一轧而过,则蔗汁下流。如者再三,甚至有六七遍者。蔗汁集于碾盘之下方木桶中。

    三、烧火煮糖

    1、糖灶,是一个巨大的土台子,上面排列着6口铁锅,分二列三排,如麻将之“六饼”状。煮糖灶的铁锅数量也因环境而定,有的是一字排开3口铁锅。数口铁锅排列在一座灶上,是根据糖水的浓度及炉内前后火力不同,依次调整不同铁锅中的糖汁。甘蔗汁与渣粕的比例大约是7:3。一担甘蔗出糖约为10斤,大约为10:1。冬至前的甘蔗与冬至后的甘蔗出糖率有所差别,土质瘦瘠与肥沃种植的甘蔗,出糖率亦有所异。

    2、煮糖。蔗水倒入铁锅,每桶约60余斤,待蔗水沸腾后,边煮边搅拌。然后加入石灰,视锅内蔗水数量,用特制的竹勺加入三五勺不等。石灰比例准确,则红糖呈淡黄色。还在糖浆中加入少许茶油,使糖的色度更好,口感更加酥润。

    3、捞糖沫。蔗水煮滚时,漂浮一层糖泡沫,就要用瓢捞起弃置,不断地净化清洁。

    4、取糖蛋。煮糖师傅要掌握好火候,他先将手浸于凉水中,然后快速伸手入沸腾的糖浆里,挖出一小团,再快速地放入凉水中,在水中用手不断揉搓,一粒略带温热而糯润香甜的“糖蛋”就出来了。“糖蛋”是一种检测糖浆成熟度的方式,糖份含量最好是92%,能达到这个标准,糖自然就好。

    5、起糖浆。糖水煮成糖浆时,就可以起锅制糖。

    四、制作片糖

    先在地上铺着竹席,倾倒上糖浆,再摊平,厚约一厘米。晾两个小时,用铁钯划成20厘米见方的小块。最后,取一根竹子,从席子底下平稳滚过,已成型坚固的糖,片片分离,即成为片糖。

    欲制作白糖则将蛋白加入糖浆中搅拌净化,制冰糖则将糖浆注入插着竹梢排或木条的漆瓮中冷却贮存结晶,其中奥秘一言难于尽全。

    调丰村制糖传统技艺简朴而细节严谨,实乃一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为原湛江市博物馆馆长、副研究馆员)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