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记者一行走进湛江经开区东山街道龙池村,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马上映入眼帘。7月份开始,龙池村的富贵竹加工基地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热闹,熙熙攘攘。“8月份开始转旺了,一个月能卖10多万支,相比疫情紧张的上半年,销售量增长了百分之两百,春节是旺季,一天可以卖到几万支,5月到10月转为淡季。”该基地老板黄蔚告诉记者,由于国外疫情的影响,出口份额仍然很少。

当日,记者来到该基地,约有10个妇女正在加工富贵竹。新嫩淡绿的富贵竹被简单丈量后,削成一支支,整齐堆放在地上,经过消毒,等出芽后再包装成盆栽拿出去卖。虽然技术含量不高,但是削掉的节点要很准。“像这样,一定要削到芽点,才能保证出芽,就需要工人很细心认真。”黄蔚拿起削好的一支富贵竹指点着说道。

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占地约15亩的龙池村富贵竹加工基地,作为当地特色产业,于2019年11月成为湛江经开区纪委驻村帮扶的扶贫产业,湛江经开区纪委投入2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合股经营加工,每年将给贫困户每人分红1000余元。该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1户共67人,截止到2019年年底,全村贫困户全部脱贫出列。

该基地主要以育苗、加工、销售为主,这是村民黄蔚17年来经营起来的产业,从非典时期到新冠疫情时期,从创业初期的困难重重到如今的家业受到巨大冲击,每一年都在扩大规模,每一步走得很稳健,也从不气馁。由于种植不景气,加上工人成本高,他前几年放弃了100多亩富贵竹的种植,转为专门育苗、加工和销售。

以计件算工钱,一毛钱一支。黄蔚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工人一天能削600多支,一个月的工钱约在1800元。因为技术含量不高,易学能懂,试用一个月后便开始以计件来计算工资。“新手一般学一个月就熟练了,就可以计件来算工资,保证每一支富贵竹的质量。这里的工人以妇女为主,女人手巧眼快,男工主要是搬运或包装。基地不仅解决了贫困户的就业问题,也满足村里剩余劳动力就业。”黄蔚说,最多的时候将近20人,今年上半年受疫情的影响,也有10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