匾额“耆年宿学”。 记者 林明聪 摄
近日,记者走访吴川市塘尾街道麦屋村时看到,一块清代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御赐的“耆年宿学”匾额,悬挂在麦氏大宗祠大堂正中央。
这块匾额为木质,正中刻有“耆年宿学”4个楷书大字,笔画圆润,俊气飘逸,上下左右6条金龙盘绕,村人又称之“六龙匾”;匾额中间刻有“御赐”两个小字,右侧刻有“乾隆二十六年辛巳万寿恩科”小字以及篆体“乾隆御笔之宝”玺印,左侧刻有“臣 麦国树立”。
“这块匾额,是清朝乾隆皇帝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亲笔为麦国树题赠御赐的。”麦屋村80岁的麦蔼华老人介绍说,1958年,村民发现这块匾额。
负责管理麦氏大宗祠的麦鉴宏认为,古时称60岁为“耆”,“宿学”意为学识渊博、修养有素的学者,“耆年宿学”是乾隆皇帝对麦国树一个很高的评价。
据史料记载,麦国树,字柱臣,号拙轩,吴川塘尾麦屋人,生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卒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谥文恪;生平好古敏术,潜修经典,博学多才,康熙五十四年中秀才,乾隆九年中甲子科十二名举人,恩赐翰林,翰林院供职,“钦点太史公麦国树任东宫教授,特敕东训”。后乾隆恩准衣锦还乡,命高州府拨银建造大宗祠,御赐“耆年宿学”匾额。
吴川市本土文史研究者梁杰认为,该块匾额对于研究清代的科举、吏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