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呈岛的春天真美,天蓝得让人心醉!
从海滨路一路东行,至渔人码头,乘坐快艇,呼吸着春天的气息,感受着风香、花语,以及滨海魅力中心城区一片海天辽阔的大气象,心情格外舒畅。特呈岛离市区不过三海里,舟行十分钟即可抵达。春天里的海湾风平水静,波澜不兴,有舟楫驰于其间,鸥鹭翔于天际。这是我去过多次的海岛,每一次的感受都不同,而此次上岛,是为了探访那位隐居海岛的艺术家柯老,还有新屋村一位年轻人。
柯老是特呈岛温泉度假村的设计者,一位超凡脱俗、德高望重的老画家。而那位年轻人,则是新屋村一位村民。认识柯老已久,认识那位年轻人是在今年大年初十,特呈岛年例的日子。那天阳光温暖和煦,岛上人似潮涌。我和单位一群同事上岛补录非遗资料,无意中走入一农户家歇息,正想离开时,一位年轻人从门外冲进来。只见他二十几岁的模样,面容阳光而稚嫩。朋友介绍,这是她家侄子,名叫“陈汉龙”,刚从文化楼“翻棘床”现场做完表演回来的。听到这里,我一下子来了兴致,关切地询问他是否有受伤。他一边爽快地回答“没有”,一边迅猛脱下上衣,转身让我看。这个动作让我们忍俊不禁。
陈汉龙热情、爽朗,非常健谈,引起我极大的兴趣。我很想知道,作为90后的新一代岛民,他们对岛屿生活有怎样的体验和憧憬。于是几人在他的邀请下又坐了下来,一边喝茶,一边聊起了特呈岛。
特呈岛历史文化厚重,民俗文化活动源远流长。据说这个四面环海,面积仅约3.6平方公里的小岛原与大陆相连,后因火山爆发地壳变动才与大陆分离而形成的。岛上原本荒无人烟,南宋灭亡以后,状元陈文龙的后人、原石龙县令陈伯镇率家人到乾塘镇乾塘村开村安居。至第五代陈即明操舟登上特呈岛,成了第一代岛民,至今已发展到七条村子四五千人。算起来,陈姓在岛上繁衍生息已有六七百年。翻棘床、捧犁头等年例民俗活动也是由来已久,远近驰名,传承得非常好。如今“捧犁头”已被列为湛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新一代岛民陈汉龙传承了老一辈人的民俗文化活动,这种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无所畏惧的实践精神,非常值得点赞!
当同行的广州湾历史研究员窦先生问他是否有出去打工时,他说:“我愿意留在岛上!我喜欢捕鱼,我最大的爱好是捕鱼!”小伙子的回答真诚而爽快。
“你看到大海有什么样的感觉呢?”出于作家的敏感,我寻根问底。他说:“姐,我每次看到大海就很兴奋,我喜欢小船在海上摇来摇去。我在船上才睡得好,在陆地睡不好!”年轻人率真朴实的回答再一次把我们逗乐了。陈汉龙对家乡这片海域充满热爱,甘愿承父业回到传统的生活方式中,这份朴素而真实的情感十分难得,令我很感动!
特呈岛人主要以渔业为生,这在明代大学士解缙《题特呈山温通阁》一诗中有提到。“火烟光起盐田熟,海月初升渔艇回”,描绘的就是特呈岛人煮盐和捕鱼这两种生产活动。一代大才子上岛题诗给特呈岛带来了“地灵福气”。而对特呈岛影响最深远的要数冼夫人文化。与雷州半岛许多地方不同,特呈岛供奉的不是妈祖天后,而是“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的冼英冼太夫人。1500多年前的冼夫人,是我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她生活在王朝频变、各地分裂割据的南北朝,一生为维护民族团结,坚持统一,反对分裂作出卓越贡献,被民间称之“岭南圣母”。冼太夫人的诞辰农历十一月二十四日,是全岛最盛大的节日。想来特呈岛人那种浓烈的家国情怀由来已久,也许正是这种地域文化的潜移默化,影响了新一代的特呈岛人。
陈汉龙作为普通岛民,新农村的建设者,也许他不知道什么是家国情怀,但是他对家乡的热爱和守护却诠释了这一精神内涵。他介绍自己十五六岁跟随父亲捕鱼,在学习父辈传统捕鱼的基础上,他掌握新的捕鱼方式和技术——机械化捕鱼和海上导航,非常方便、安全。在问到捕鱼的收成时,陈汉龙无比感慨地说,捕鱼虽然辛苦,但收入不错,生活也越来越好。每年休渔期,有三个半月的生活补贴,渔业部门对柴油也有补贴,非常感谢政府的关怀。说这话时,他抬头看着小平房的屋顶,深情地说:“这栋房子是爷爷建的,屋顶的木头梁柱还是新的,我想重新建房,又不舍得拆掉。”言谈之中,那份溢于言表的真情令人动容。
每年八月十五是特呈岛盛大的开渔节,届时千舟竞发,气势如虹,各地游客和各大媒体会蜂拥而至,热闹非凡。现在是春季,渔民相对不那么忙。此行正是应陈汉龙的邀请上岛,他要带我坐他新买的渔船在内海游一圈,感受下特呈岛这片海域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自然风光。
投入大海的怀抱,渔船像一片树叶,漂在水面上,我们游弋其中。陈汉龙熟练地驾驶着,表情轻松而愉悦。离开岛屿再回头看,特呈岛那么美!500多亩国家重点保护的红树林环绕半个岛屿。这些已长了上千年的海中古木密密扎扎,耸翠葱郁。近看,那些如盆大的红树林根群粗壮,树干盘曲,枝叶勃发,给人一种精神和力量。突然,有飞鸟从红树林中起飞,岛屿似乎也一阵摇晃。大海带来的气息、声音和特殊的涌动,像持续的波浪一拨一拨向远方传递,形成永远发光的景象和意象。400多年历史的冼太庙抗日革命旧址,彩虹环岛路、白沙滩、火山石、大海、村庄等相互映衬,像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让人浮想联翩……
想起那位隐居特呈岛多年的画家柯老。他画过一幅画《归来》,画的是夕阳下,渔民归来,鱼虾满舱的丰收景象。画家借俄罗斯画风表达一种向往、一种美满,描绘特呈岛一种异域的美,而在另一幅名为《特呈岛》的画中,他画的正是海边茂盛的红树林,和栖息于红树林枝头的红嘴鸥,一幅自然生态美的画卷。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此情此景,不正是柯老笔下的画作吗?
特呈岛春有百花似锦,夏有逐浪胜雪,秋有海中温泉开渔节,冬有传统民俗文化风情,作为文明生态旅游岛,正赶上文旅融合、竞标争先发展的时代大潮,她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如此生动!
看着眼前浩瀚、深邃的大海,时光凝固的渔船,想起画家和渔人酒杯里的波澜壮阔,浪花折叠的旖旎浪漫。我仿佛看到一位须发飘然的老者正在海滩作画,而年轻的陈汉龙正在海上乘风破浪,春风里,他们的影子在波光中映得那么美,那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