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组专家在欣赏湛江民歌。(通讯员供图)
3月21日至23日,“一带一路”民间文化探源工程“北部湾叙事——滨海民俗与海岛民歌调查活动”调研组走进湛江。中国民协副主席韦苏文、李丽娜,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王锦强和广西、海南、广东文联、民协领导专家等一行通过实地考察、召开座谈会、走访民间文艺家和非遗传承人、查询挖掘史料、观看记录民歌展演等形式,深入调查湛江地区滨海民俗、民歌和海洋文化的传承发展等情况。
现场
调研组专家被湛江民歌深深吸引
本次调研活动由中国民协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海南省民协承办,湛江市文联、市民协和雷州市文联、徐闻县文联协办。调研组先后到雷州调研雷剧、雷州歌、姑娘歌、石狗、醒狮等雷州半岛民歌民俗和特色文化,到徐闻实地调研明代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兴建的贵生书院,到中国大陆最南端——南极村调研渔家习俗、渔歌艺术等海洋民俗、海岛民歌,与雷州歌研究会、徐闻音协的文艺家和传承人交流互动。
海南省文联、作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彭太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论研究处处长孔宏图,海南省文联副主席、民协主席蔡葩,广西民协主席、广西民族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主任李富强,广西山歌学会会长、南宁市民协主席郑天雄,广东省民协专职副主席陈龙武,湛江市文联、市政协文化文史委、市民协有关负责人,中国传媒大学、集美大学、中国民协民族音乐文化产业研究委员会、广东书法与文艺研究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和雷州市文联、徐闻县文联相关专家参加了调查调研活动。
调研期间,专家们被雷州歌、白话歌、山歌、水歌(咸水歌淡水歌)、渔歌、艇仔歌、东海嫁等丰富多彩的湛江民歌吸引,纷纷用手机、相机收集、抄写笔记等方式记录不停。
点赞
雷州半岛歌谣种类繁多表演形式丰富
调研座谈会上,专家们认为,湛江民歌无论从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还是从语言学及音乐学、美学等来看,都具有独特的社会历史价值及艺术审美价值。李丽娜表示,雷州半岛歌谣种类繁多,思想内容、艺术手法、方言俗语、格律曲调及表演形式丰富多彩,为研究滨海民俗与海岛民歌提供了很好的现实素材。王锦强对湛江的雷州歌等保护传承、宣传推介和《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歌谣·广东卷·雷州半岛分卷》编纂工作给予肯定。
广西、海南和广东湛江的专家分别对各省(区)的民歌作了介绍,展开滨海民俗与海岛民歌现场展演交流,为弘扬传承雷州半岛滨海民俗与海岛民歌提出意见建议,对北部湾民歌传承保护和发展提出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