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徐闻县和安镇联合县文联、县书法家协会在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文化广场,开展“迎新春、写春联、送福字”活动。当天,活动现场人潮涌动,热闹非凡。红火的春联犹如冬日里的一缕暖阳,温暖着大家的心。(据1月16日《湛江晚报》)
不知从何时起,印刷精美、装帧美观的印刷版春联,取代了传统的手写春联。虽说,居民使用印刷版春联也无妨,但手写春联是与传统春节相互伴生、相互依存的,蕴含着驱灾避祸、幸福安康的寓意,而整齐划一的印刷版春联,多多少少地消解了一些春节传统文化的“味”。
当下,不少市民抱怨年味不足,过年与平常差不多,这是为什么?分析来看,一方面,是这些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过年与平时没有太大的物质落差;另一方面,由于多种因素导致了春节传统文化的氛围有所减少。比如在当今“快餐”时代,印刷春联确实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印刷春联却难以承担起弘扬传统春节文化的角色。
就此而言,手写春联利于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看,手写春联是对书法艺术的最好传承和保护;另一方面,对联有着浓郁的春节传统文化特色,用语简洁,字词对偶,在送春联现场书写过程中,不仅可以让群众普及对联常识,也能让人真切体会到年俗的魅力、文化的凝聚力,如字词的对仗、音韵的平仄等,可以给人带来一种传统文化的精神享受。
总之,过年贴春联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传统习俗,手写春联也是保护、弘扬优秀传统优秀文化的好载体。如果家家户户的春联都氤氲墨香,那过年的“味道”就不一样了。即便初学书法的人“字拙形丑”,但在一撇一捺的书写中,也能培养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传承,相信这样的手写春联贴在门口,新年的气息就会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