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介绍霞山东纯村推出了“共享菜园”——村里把闲置的土地统一管理,77亩农田被分割成1300块,以每年700元的价格出租。通过认种菜园自种或托管的方式,让市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私家小菜园”。
在资源共享的时代,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等为人们生活提供了很大便利,“共享”也成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最近,霞山东纯村兴起的“共享菜园”,也令人眼前一亮。
小小的一方菜地,不仅是城里人暂时逃离喧嚣生活的“桃花源”,更将共享的概念引入农业发展,帮助手中有闲地的村民盘活了闲置资源,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对于村集体而言,“共享菜园”最直观的好处,就是将村里那些闲置土地重新盘活了。当前在一些城郊农村,仍有闲置土地未得到有效利用,而这些地方与市区距离不远,具备联通城乡、提供服务的优势条件。因此,东纯村的探索带来了有益启示,大可在乡村休闲旅游产业、闲置土地利用等方面融入共享思维,为释放乡村资源价值提供更多可能。
而对于租客而言,这些“共享菜园”提供了一次亲近自然、了解“三农”的机会。时下许多城市里退休的中老年群体,有的从乡村走出来,对土地有感情、对绿色果蔬有需求,选择在近郊租赁一块菜地,既打发了空闲的退休生活,也不失为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此外,也有家庭想借此丰富孩子的劳动体验、增强劳动技能,在身体力行之中教育孩子“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不同于普通农家乐只能短时间体验农家生活,“共享菜园”可以让租客从播种、耕耘到收获,全周期亲身参与其中。于是,“共享菜园”对“一老一幼”两大群体的吸引力十足。
而且,由于不少租客缺乏蔬菜种植的经验,更不会松土播种、水肥管理这些田管技术,因此东纯村就进一步提供了“托管”服务,教授前来种菜的市民一些种植技术,务工村民平时会负责管理菜地、代耕小菜,而租客可以通过手机APP联网摄像头远程在线了解蔬菜的长势,降低租客种菜成本的同时,还能提高种植效率、优化种植体验。从这个角度来看,“共享菜园”已经成为村里“农业为基础、旅游业为引擎、服务业为支撑”的一二三产融合的探索,与发展亲子游、休闲游、生态游等结合起来,前景广阔。东纯村也正是看到了这点,计划在菜园旁的广场设置餐饮、农产品、工艺品等销售小店,让人们在体验田园耕种乐趣的同时,还能大饱口福、眼福,欣赏、品尝、购买农家产品。我们甚至可以预见,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村民或租客在“共享菜园”里“直播带货”,分享“田园牧歌”的乐趣。
东纯村的“共享菜园”,更让我们看到了村镇在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创意与活力。各地应从中有所启发,立足当地优势资源,积极推动大文旅开发、一二生产融合,为“田园牧歌”注入更多新鲜元素。
湛江云媒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