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赤坎法院普法志愿队到赤坎北桥市场开展“维护她权益 幸福千万家”普法活动。(据3月10日《湛江日报》)
在日常生活中,妇女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很多时候人们因为对法律知识的匮乏而束手无策,又或者受害者由于恐惧、不了解法律,难以寻求帮助或者采取行动。因此,通过普法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反家庭暴力法》等相关法律,知晓自己的权利和应对方式,从而在遇到类似情况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这样的普法宣传有助于帮助受害者更加勇敢地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为构建一个更加平等、公正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从这个角度出发,“维护她权益 幸福千万家”普法活动显得非常“实”在,也很有针对性。
另一方面,这次普法活动的形式确实别具一格。“新”颖之处在于借着居民买菜高峰期,在市场门口设置普法“小摊位”,这种贴近生活、利用日常场景的宣传方式使得普法工作走向了更加接地气的方向。干警们巧妙地运用悬挂横幅、开展法律知识有奖问答、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将法律知识融入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也使得普法宣传更具趣味性和互动性,使得普法活动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会议宣讲或文化场所,而是真正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达到了更好的宣传效果,也为提升普法宣传的效果和社会影响力带来了新的思路和路径。
“法者,治之端也。”凸显了法律在社会治理中的关键作用。法律不仅是权利的保障,更是对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维护。通过法律的规范和约束,才能实现社会的有序运行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在当今社会,普法宣传方式的多样性正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尊重并遵守法律,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要让普法宣传方式的多样性体现在多个层面,首先,包括线上线下结合的宣传手段,例如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法律知识、开展在线法治教育等,使得法律知识能够覆盖更广泛的群体;其次,多元化的宣传形式如宣传海报、微电影、法治漫画等,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法律知识,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再者,贴近生活场景的宣传活动,如在市场、社区等地设置普法宣传站点,将法律知识融入日常场景,增加宣传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通过多样性的宣传方式,推动普法宣传走实走新,更好地让法律知识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