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技能型人才大有用武之地

2024-03-17 08:32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李湘东

3月16日湛江日报教育版报道:《职业教育成就更多出彩人生》,报道指出,近日,教育部公布的一组数据:2023年,全国高职(专科)招生555.07万人,比上年增长2.99%,职业本科招生8.99万人,比上年增长17.82%……这些数据表明学生、家长和社会对职业教育态度的加快转变。

湛江市职业教育总体规模居全省前列。湛江市职校参加技能大赛成绩优异,曾排在全省第一方阵。

202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179万人,同比去年增加21万人;加上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数量叠加,无疑给今年就业带来巨大挑战。各级政府正想方设法采取措施解决大学生、农民工和退役军人就业难题。但因市场需求不足以吸纳这么多的人,加上企业裁员、员工下岗,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但在激烈竞争中,高职(专职)、中职和技校毕业生却成了“香饽饽”,就业市场一片红火。企业转型升级后,对各种技能人才求之若渴。很多职业学校学生一早就被预订,毕业后马上上岗,且待遇不菲,以至于有些非职教大学生毕业后,面临求职难题,转而到中职或技校学习,掌握一门技能后再行就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基础性工程,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职业教育打破传统的学科式教学方式,依据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规范开展技能人才培养。企业需要什么,中职和技校就开设什么专业。如市场上紧缺的护理、康养、家政等专业正在中职和技校兴起。而钢铁冶金、化工医药、轻纺制造等一批传统专业正在改造升级,渐次走进职校。不少职校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办“冠名班”“定向班”,联系更多企业到学校为学生培训,把企业项目引进学校实习实训基地,拓展了定单式培养路子。职业教学注重实践性,着眼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注重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学生学完一门课,就可以掌握一项工作技能;学完一个专业,就能胜任工作岗位需要,实现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得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精准对接、精准育人,越办越红火,越来越受到企业青睐,越来越拥有广阔市场和光明的前景。

受传统观念意识影响,一些学生家长对中职和技校另眼相待,觉得似乎只有“差生”才会去上职校;自己的孩子读中职、上技校是没有出息的表现,宁愿让孩子辍学,也不肯让孩子去职业学校就读。在不少学生眼中也看不上技校,认为上技校低人一等,上技校出来就是低端活,没有面子,读职校就是混日子。这样的想法和认识与时代要求格格不入,是一种极大的短视偏见。国家大力发展技校,就是为企业培养人才,就是解决青年学生就业难题,就是让更多人学有所长,掌握实打实的技能,在成才路上走得好、走得稳。任何职业虽有分工上的不同,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职业都不会埋没人才,关键在于对待职业的态度,在于“打铁必须自身硬”的个人功力。青年学生一定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态,不要专心于将来干轻松活拿高薪,嫌弃基层一线的工作。学生读书也好,求职也罢,首先要了解社会的需求,把握好市场变化。职校学生受欢迎,毕业即上岗,上岗就能实现个人理想价值,就能实现自食其力,为父母分忧,为家庭解难,又何乐而不为呢。任何人只要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树立正确的择校观、择业观、成才观。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不想入非非。扎实学习一门技能,追求工匠精神,树立“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业伟大”的理念,就一定能大有作为,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成就绚丽出彩的人生。

实践证明:职业教育有学头、有盼头、更有奔头。青少年通过进职校掌握一门技能,靠双手、靠技术、靠劳动提高自己,用爱岗敬业绘就最美人生,这才是驰骋职场的最大底气,才是从平凡到伟大、从优秀到卓越的最佳选择。


编辑:王闻闻
值班主任:罗颖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