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尾乡紧紧围绕“大陆南极村、最美爱情角”的发展定位,加快推动特色镇创建各项工作,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实现月月有新貌、逐季有提升。(3月30日《湛江日报》)
3月30日,湛江日报开设“锚定百千万 四季看变化”专栏,首篇报道聚焦“百千万工程”特色镇——徐闻县角尾乡,展示了一份精彩的“春天的谋划”。
今年,湛江部署开展“锚定百千万 四季看变化”工作,提出要“春季抓谋划、夏季掀热潮、秋季强攻坚、冬季验成效”。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抓谋划”,何以“谋”、如何“抓”?角尾乡交出的这份“计划书”,突出了三个“定”。
首先,是“定位”。明晰方位、找准定位,才能理清思路、找准路径、实现跨越。角尾乡这份“计划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发展定位清晰准确地定了下来——“大陆南极村、最美爱情角”,目标是“打造面向全国的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基地、以爱情为主题的旅游目的地”。地处“大陆最南端”、拥有“270度海景”,角尾乡要发展旅游产业、擦亮“大陆南极村”品牌,大家都不会觉得奇怪。但确立“爱情角”这个新定位,角尾乡又是作何考量?网络上热传着这么一段描述——“这是一个神奇的刻度,北纬20°13′14″,201314,爱你一生一世。这个刻度在地球上有无数个,但只有落在中国大陆最南端灯楼角合水线上才显神奇。合水线是北部湾和琼州海峡的交汇处,两个海区的海水在此接吻相拥,情意缠绵。在大陆最南的海角,在海浪接吻之处,在201314刻度点,爱,是那么的浪漫和隽永。”不难发现,“最美爱情角”并不是随便喊出来的,而是依托灯楼角、合水线、接吻浪等特色资源及穿过北纬20°13′14″的浪漫创意,并将珊瑚、盐田等文旅元素整合一起作出的崭新定位。
其次,是“定点”。标志性点位的选取,是“四季看变化”这套打法“以点带面”的关键。这个“标志点”,是撬动发展的“新杠杆”、是扬长补短的“新要求”、是比学赶超的“新赛道”。基于“大陆南极村、最美爱情角”这个发展定位,角尾乡将“标志点”定在了两个片区——灯楼角片区和圩镇片区。其中,灯楼角片区又立足“南极村打卡点”,“以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和红色遗址提升工程为主要抓手,加快建设服务大本营停车场、西海岸三个驿站、南极之心会客厅、解放海南岛渡琼作战纪念展厅和水上木屋等重点项目”。我们可以看到,“定点”不光是为了“四季看变化”,更是在求“变”中推动“百千万工程”可见可感可及,是要给当地文旅产业带来“实物工作量”。坚持在“点”上看变化、见实效,“计划书”“施工图”才有可能变为“实物量”“闪光点”。
最后,是“定法”。“定位”选好方向、“定点”确立坐标,接下来就是“定法”高效推进。据报道,角尾乡计划围绕“中国爱情角,相爱最南端”活动主题,策划筹办“520音乐季”活动,同时筹办跨年系列活动,进一步拓展“南极村”“爱情角”的品牌价值。而作为支撑,当地打算在继续做优“小而精”民宿的同时,“对接广东省旅控集团、浙江省民宿协会,引入生态型酒店、精品民宿等文旅项目”。同时,为了丰富游客多元化文旅体验,开发土特产“红葱酱”、建“红葱酱坊”;统筹渔港码头、海洋养殖、亲海体验等资源,建海上观光体验项目……我们可以看到,坚持“三化三大”发展思路,角尾乡农文旅融合产业格局已展露雏形。
角尾乡的这份“春天的谋划”,在游客眼里是更浪漫的“诗与远方”,在村民眼里是更利好的“致富希望”,在湛江“百千万施工图”中是更动人的“创意方案”。期待更多镇村因地制宜迅速抓好“春天的谋划”,让更多“百千万工程”的美好在春天里萌芽、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