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湛江云媒报道,连日来我市雷雨天气频发,局地伴有强对流天气,预计3日至5日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局地伴有8~10级雷雨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这警醒着我们要善始善终做好强降雨防范应对,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安全度汛。
日前,湛江日报刊发报道《全力以赴抓紧抓实防汛和安全防范工作 让人民群众过一个平安祥和的“五一”假期》,其中提到,“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力以赴抓紧抓实防汛各项工作,织牢织密汛期‘安全网’”。
如果说底线思维是兜住底,那么极限思维则是要把谁都不愿看到的、看起来好像完全不可能的、正常逻辑下难以预见的情况纳入考量。持续做好强降雨防范应对,就得有这样的极限思维。
极限尽责,须臾不可侥幸。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本次强降雨叠加“五一”假期群众出行出游高峰期,各类风险隐患交织,尤需各地各部门层层压实防汛责任,持续把责任落实到最基层和最小工作单元,督促各级相关责任人上岗到位,尽最大努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尤其是要杜绝侥幸心理,不能放任“应该不会那么倒霉”的想法滋生蔓延,要坚决摒弃“防不胜防”“小节无害”等错误思想,切实以“时时放心不下”枕戈待旦的态度来做好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
极限排查,丝毫不可松懈。“隐患不排查、问题不整改就是事故”。面对可能出现的持续性强降雨、强对流天气,土壤含水量会出现饱和,极易造成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相关职能部门要迅速加强风险隐患排查力度,根据各隐患点的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防治对策,通过开展设立警示牌、工程治理、安装专业监测设备等措施,抓实抓细地质灾害防御各项工作。同时,要加强巡查值守,切实做到“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确保巡查排查到位,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准备。
持续做好强降雨防范应对,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安全第一责任人。随着天气气候的反常性、突发性、不可预见性日益凸显,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未知隐患,增强全社会风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尤为重要。相关职能部门除了要密切关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趋势和影响,及时推送预警信息之外,还要抓紧时间创作生产传播一批公众看得懂、记得住、学得会、用得上的短视频科普产品,利用好新媒体平台,提高公众应急避险意识和能力。各位市民朋友在欢度“五一”假期的同时,也要警惕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在临山、临坡、临崖、临沟等区域生活、生产或者游玩的市民朋友,降雨期间和降雨后应采取“住楼上不住楼下”“住前屋不住后屋”“下雨天不走山路”等避险措施。
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头连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持续做好强降雨防范应对,需要我们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极端认真、常抓不懈。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