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麻章区甘园村,村民在参天古榕树下或乘凉闲谈,或精心编织蒲草,宽敞整洁的巷道旁农房焕新有序,小菜园里绿意盎然,乡村文化建设主题多彩墙绘与蓝天相衬。这里,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乡风治理彰显成效,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据6月2日《湛江日报》)
围绕“以乡风文明及社会帮扶建设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目标,依托“百千万工程”建设契机,进一步挖掘村庄特色资源和民俗文化,推动村庄基础设施、村容村貌进一步改善和产业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麻章区甘园村探出了一条和美乡村建设的路子,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建设宜居宜业宜养的美丽乡村,这是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和主要任务,必须强化规划引领,统筹资源要素,动员各方力量,建立自下而上、村民自治、村民参与的实施机制,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使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扎实稳妥推进,这样才能展现和美乡村“湛江画卷”的独特魅力。
高标准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外在美”与“内在美”二者缺一不可。既要打造“外在美”,整合资源,多方筹资,大力完善乡村交通、水、电、网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让乡村看起来更养眼、更精美;又要提升“内在美”,通过持续有效的乡风文明教育和乡规民俗约束,让广大村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带头移风易俗,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烟头……人人都争当“文明市民”。
实践证明,乡村产业美能有效助推环境美、乡风美。只有产业发展了,老百姓腰包鼓起来了,才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为此,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建设一批乡村休闲旅游景区景点、特色小镇和特色村落;发展一批地方特色美食产业;创建认证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各地在“产业美”的赛道上,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让产业美、环境美、乡风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当然,各地乡村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态环境千差万别,和美乡村建设不能搞“一刀切”,而应因地制宜、因材施策,甚至一乡一方案,一县(区)一规划。唯如此,才能在实现乡村建设与自然生态环境有机融合的过程中,描就各具特色的和美乡村“湛江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