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打造“生物多样性城市课堂”

2024-06-10 08:58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林无涯

6月8日是第16个世界海洋日和第17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世界海洋日法治宣传活动暨湛江生物多样性科普文创基地启动仪式在霞山区进行。(6月9日《湛江日报》)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地球之美在于自然界的丰富多彩,而多彩的世界,正是因为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实际上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6月9日湛江日报刊发消息,报道世界海洋日法治宣传活动暨湛江生物多样性科普文创基地启动仪式举行,其中最大亮点,是湛江首个海洋生物多样性科普文创基地的启用。其设在霞山怡福国际广场,一楼作展览,设置了各式各样的摄影展,包括野生动物、滨海鸟类、白海豚摄影展等。同时还设置了世界海洋日、生物多样性主题手工卡片拼贴工作坊;五楼作展播,《湛江生物多样性》三集纪录片展现湛江生物多样性之美;负一楼作讲座,专家学者为青少年开展生物多样性及海洋环境保护专题讲座,介绍白海豚、红树林之城等相关知识和破坏海洋生态的危害及相关法律知识。可以说,在探索生物多样性科普新模式的同时,霞山也把老商圈进一步“盘活”了。

生物越多样,城市越美好。当前,城市正成为生物多样性的崭新空间。“城市生物多样性”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城市中的绿地、公园、植物园、动物园乃至校园,栽培、养殖保护了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有些甚至是稀有的濒危物种。这些场所还提供了大量的栖息地和食物,供城市中的野生动物生活繁衍。湛江三面环海,拥有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三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沿岸海域生物种类2000多种。雷州半岛周边海域,不但有近岸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旗舰生物,如鲸豚类、海龟、珊瑚、文昌鱼、中华鲎等。更有着中华白海豚重要栖息地——雷州湾。近20年间,生活在雷州湾海域的中华白海豚种群,不仅数量为世界第二,且种群稳定壮大,经常聚集成数十头甚至近百头的集合群体“出游”。近年,湛江更是用“白海豚+红树林”两张名片,拼出了一幕幕生态奇观“名场面”,令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话题在社交平台上引起网友共鸣。

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迈上新台阶,要将这一理念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提高社会各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觉性和参与度。了解是保护的前提,让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公民自觉行动,进一步把生物多样性科普文创基地办好是重要抓手。怡福国际广场紧邻霞湖公园,建议霞山考虑把这个生物多样性科普文创基地进一步延伸至户外,一体化打造“生物多样性城市课堂”,让市民在“公园绿地+商圈热地”的无缝切换中深度体验自然教育,与生物多样性零距离接触,切身感受生物多样性之美。

编辑:周子琪
值班主任:罗颖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