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跟着央视镜头感受雷州古城魅力

2024-06-12 14:52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文/记者卓朝兴 实习生李婧 图/均为央视节目视频截图

雷州地标性建筑——三元塔。

6月11日,央视新闻频道(CCTV-13)金牌栏目《新闻直播间》播出新闻《广东湛江:探寻岭南文化瑰宝 体验雷州古城魅力》,生动介绍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雷州的传承和新貌,引起观众、网友们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

雷州古城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自1994年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雷州曾先后出台10多个有关古城保护的政策文件。近年来,雷州又进一步编制完善新版古城规划,将保护规划扩大到全市全域,划出418公顷范围的雷州古城建设控制区,先后成立了名城、文物、非遗保护等专家委员会,建章立制,推动被动性的抢救保护向主动性的预防保护转变。目前,雷州统计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达401处,文物保护单位共191处。在雷州,有不少围绕古迹陆续建成的公园,成为了市民、游客休闲打卡的好去处。

央视记者来到了雷州地标性建筑——三元塔。三元塔是一座始建于明朝的古塔,登塔后可俯瞰整个雷州城区,不远处还能看到古城墙的踪迹。从过去到现在,雷州的城区面积扩大了好几倍,但是在此依旧能够看到古城的格局得以留存。

央视记者接着来到雷州西湖,雷州西湖原名“古罗湖”,是人们为了纪念苏轼、苏辙在雷州时的岁月,将其改名为“西湖”。雷州西湖中央有一座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的苏公亭,这里三面环水,风景绝佳。去年苏公亭又经过了重新修葺,成为了人们晨练的好去处。

雷州历史文化街区的骑楼建筑群。

古城的历史,不仅藏在古迹中,也藏在雷州街头巷陌里。央视记者随后来到雷州历史文化街区。明末清初,在南洋经商的雷州人回到家乡,结合中西建筑的特点建成了骑楼建筑群。雷州不断推出更详细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举措,临街骑楼建筑修缮和加固目前已基本完成。雷州市文广旅体局负责人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修缮的过程中,坚持用局部修饰进行墙体的修饰,既能最大程度地保护建筑,又能凸显雷州的特色。”

雷州市博物馆里千姿百态的雷州石狗。

雷州民风民俗独特,雷州石狗、雷歌、雷剧、雷州换鼓、雷州傩舞、雷州陶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185项。雷州石狗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出现,在雷州市博物馆,观众可以跟随记者镜头看到千姿百态的雷州石狗。

央视记者还探访了雷州当地的潮流街区综合体。“在这里,市民、游客可以徜徉在仿造雷州古城建成的古色古香的风情古街里,看醒狮、听雷剧,体验一系列非遗文化活动,感受雷州文化的魅力。”

在新闻的最后,央视精彩点评道:“如今,雷州注重将旅游、文创、乡村振兴等与非遗的结合,让非遗走向大众生活,也为古城增添了更多的文化气息。”

编辑:张雅婷
值班主任:罗颖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