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让雷州古城“火”起来

2024-06-13 07:59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关月

近日,央视新闻频道聚焦雷州古城,探寻岭南文化瑰宝,体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魅力。4分多钟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热传,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和热议。

古城,是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核,是城市形象的金字招牌。

保存完好的古建筑,肌理清晰的老街道,集体记忆的老字号,唇齿留香的老味道,古法炮制的老手艺……在央视镜头之下,阡陌街巷与古塔老店错落有致,市井烟火与网红文创共融共生,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构成了雷州古城鲜活的生命、独特的风貌,彰显了“鲜美湛江”“鲜美雷州”别树一帜的魅力。这得益于近年来,雷州将保护与开发两手抓,古城面貌、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从里到外焕然一新。

“活起来”的古城,已然点燃活力与激情,要继续走好火热之路、成就火爆之城,则更应在三个关键词上做文章——“古城味、烟火气、雷州风”。

雷州古城上央视,得益于其“古”,即“古城味”。因为古色古香的文化、古迹古居的建筑、古老悠久的历史,很多游人成为古街的常客,对古城充满了眷恋。既然因为“古”而得盛名,古城的保护开发中,我们要继续在“古”上做文章。比如央视视频中点出的“古城墙”“三元塔”“苏公亭”等,提到“从过去到现在,雷州的城区面积是扩大了好几倍,但是在这里,依旧能够看到古城的格局得以留存”,就“故事感”十足。古城之所以引人入胜,在于每一块砖石背后都有故事,每一条街道都有记忆。如何把雷州独特的历史文化讲解好、传承好,把古城的古色古香、古风古韵发挥到淋漓尽致,是深挖“古”之故事的重中之重。

文化是引力,旅游是桥梁,消费是目的。催旺古城的“烟火气”,就是要通过提升古城的文化内涵,增加古城的吸引力,以文旅的带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今年春节期间,在布满骑楼的雷州曲街,一场别开生面的雷歌、雷剧快闪活动就曾“刷屏”社交媒体。除了点赞特色非遗活动,网友们关注得更多的是“曲街夜景”,“晚上亮灯惊艳,丝毫不输电视剧《繁花》里的黄河路”。这说明,雷州古城手中是不缺“好牌”的,如何把“好牌”打好,如何将古城特色资源转变为实实在在的文旅收入,很值得思考。积极培育特色民宿、文化创意产品等“非门票经济”,把旅游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打造古城IP、探索流量密码,发力年轻化、差异化、特色化运营,借力社交平台深掘旅游附加值,都应该作为一个个课题去攻克。

让雷州古城区别于其他古城、景区的最大特色,是“雷州风”。一方面,要把蕴含浓郁雷州文化的石狗、雷剧等,以更时尚、更多元的手法呈现给旅客。尤其是要让更多热爱古城、情系雷州文化的年轻人参与进来,共同为雷州古城“出圈”出谋划策、贡献力量。在福建泉州古城,一些休闲文化创意区成为年轻人的集聚地,每年举办的古城徒步穿越活动非常火爆。这是因为年轻人丰富的创造力为古城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这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另一方面,要以开放姿态,促进文教、休闲、健康等领域跨界合作,在古城形成多元、立体的文化生态系统,让每一位游客都能在古城找到属于自己的共情点。

让雷州古城“火”起来,是广大市民游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期待,更是推动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必要。期待在不久的将来,雷州古城能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惊喜!


编辑:徐卫民
值班主任:罗颖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