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湛江市博物馆组织“探民俗 知非遗”研学活动,带领学生们前往吴川,开启了一场泥塑体验之旅。
在吴川市文化馆提供的大课室里,非遗传承人董建国为学员们介绍了吴川泥塑的起源、现状、所需工具和基本制作技法。经过“揉、搓、捏、刻、塑”等步骤,原来不成形的泥料逐渐在学员们的手中变得鲜活起来,作品形态各异、别具特色。
一块泥巴在董建国的手里很快就变成了一只小鸭子。
跟随着老师的节奏,第一次接触泥塑的孩子们开始了他们的“揉捏”。
一个狮头泥塑经过上泥、塑形、细部雕刻和整体整修后,活灵活现展示在孩子的面前。
泥塑老师在指导孩子进行泥塑制作。
当醒狮遇上泥塑,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课堂上,来自吴川的学生小钟将自己热爱的醒狮元素融入创作,做出了栩栩如生的狮头泥塑,并主动分享了自己学习非遗文化的心得体会。
泥塑制作过程中,孩子们很认真。
精修让泥塑作品完美。
通过近距离交流接触,同学们感受到非遗传承人的工匠精神,进一步地拓宽了视野、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增进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湛江云媒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