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6月20日《湛江晚报》报道:雷州市纪家镇盐灶仔村“80后”青年陈林,大学毕业后,主动放弃在大城市的高薪工作,毅然决定带盆景种植技术回乡创业,创办盆景园艺基地,助力乡村振兴。目前,他的盆景园艺基地已初具规模,年产值约300万元,成为当地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绿色产业“新名片”。
看了这篇报道,笔者不禁为陈林先生的爱乡情怀和创业精神所感动。他创办的基地叫“功夫盆景园艺基地”。“功夫盆景”?笔者顿时眼前一亮,脑海浮现出“丹凤朝阳”“双龙出海”“回头望月”“白鹤亮翅”“金鸡独立”“玉女穿梭”等武术招式,是否他的一些盆景也融入了功夫设计理念和武术招式造型?经向记者和当事人核实,还真有这么一回事!
功夫与盆景,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实际上却可以完美融合在一起。陈林读大学时兼职武术教练,可以说,武术之魂已深深刻进他的骨子里。在回乡创业过程中,他将练习武术时的“勤练、苦练、精练”精神融入到盆景园艺事业中。咬定“功夫”不放松,立志愿在盆景中。他精心管理苗木,对盆景艺术造型精雕细琢,做到形似神更似。创业场,其实也是练武场——需要不断苦练应对市场的“真功夫”。武功要过硬,需经过千锤百炼的刻苦历练;创业要成功,更离不开千次万次的艰苦奋斗。笔者在与陈林进行微信聊天时,他有一句话说得好,“艺术总是相通的”。盆景最讲究造型艺术,而通过借鉴一些武术招式造型,将其“移植”到盆景上,这样盆景就有了“功夫”的精气神,“功夫盆景”自然就名副其实、独具神韵了。事实正是如此,经陈林精心打造的盆景,因其创意精巧独特、艺术鉴赏性强而在线上线下供不应求。
从陈林的创业经历中可以看出,他玩盆景是“半路出家”,因入花店避雨而与盆景结缘,自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千方百计学习盆景培育技术,从而打下了创业基础。而他从江门回家乡盐灶仔村创业,则是“另起炉灶”重新创业。但难能可贵的是,他“半路出家”也能梦想成真,干出了“美丽的事业”;“另起炉灶”也能风风火火,盆景园艺事业越做越兴旺。
振兴乡村,不是光靠喊几句口号就能一帆风顺实现的,而是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实干苦干。要靠一大批像陈林这样的有志青年参与“头雁回归创业工程”,发挥“头雁效应”,引领“群雁齐飞”,形成“雁阵效应”。可喜的是,陈林当前正带动村民种植盆景,逐步引导村民发展盆景产业,共同打造盐灶仔村的“盆景名片”。他的“功夫盆景”朋友圈越来越大了。
愿“功夫盆景”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打出更加广阔的新天地,绿色产业的前景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