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锚定百千万 四季看变化”媒体群众观摩团活动开展,多家媒体人员走进雷州市,跟踪观察“百千万工程”的最新进展和标志性点位变化。(6月27日《湛江日报》)
6月27日,湛江日报用一个整版的篇幅报道了雷州市龙门镇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最新进展及显著变化。其中令笔者最受触动的,是雷州、龙门“以点带面”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的方法。
“既抓重要问题、重要任务、重要试点,又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关键节点,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推进“百千万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在全局谋划好,又要找准发力点、瞄准创新点、聚焦薄弱点,在标志性点位上深耕细作,以点聚能、以面布势,才能带动整体发展水平跃升。
正因如此,今年我市部署开展“锚定百千万 四季看变化”工作,聚焦“春季抓谋划、夏季掀热潮、秋季强攻坚、冬季验成效”,通过实地考察、现场观摩、季度评比等方式,乘势而上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作为广东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镇,龙门镇当仁不让获雷州市选定为“锚定百千万 四季看变化”活动观摩点位。
“四季看变化”,“看”的其中一个重点,是镇上标志性点位的“四季之变”。从湛江日报的报道来看,龙门镇“点”上之变,相当明显——
其一,主街“焕新”。镇内人流量最大的街道——新华中路,以往由于人多铺多、难以管理,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出行。龙门镇以打造美丽示范主街为抓手,通过一系列举措,打造出了一条有“颜”又有“料”的主街道。
其二,转盘“吸睛”。在龙门镇207国道转盘,一架停在草坪的直升机相当“吸睛”。之所以做这个大IP,是因为雷州通用机场项目规划用地拟设在龙门镇内的谢家村,“低空经济”将成为龙门镇的“新赛道”。这个IP造型,透露出该镇的特色优势和奋斗目标。
其三,扮靓“客厅”。湛江日报整版报道中,主图展示的“龙门镇美丽客厅”令人眼前一亮。这个“客厅”于今年1月开工建设,已完成客厅主体大楼建设,目前大楼正进行内部装修和外部场地铺设,预计这个月就能完工。
此外,美丽圩镇入口通道、绿美生态小公园、美丽河道、农贸市场等的变化同样可圈可点。
在发展空间中,点与面的关系是相对的。倘若把视线拉开,在更广阔版图中理解点与面,不难发现:雷州各镇如同高质量推进“百千万工程”这个“面”中的一个个“点”,既有自身的功能定位,彼此也在错位发展、联动发展。而龙门镇作为众“点”之中的先行示范,就要扛起从“点”上求突破的重任,探索出一批可供借鉴、可以复制的办法,从而实现“以点带面”。放到全市层面来看,雷州这种“以点带面”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办法,也是值得学习借鉴的。事实证明,“面中有点”“以点带面”“点面共进”,能有效提升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动力活力。
“点”上的变化不仅展示新成果,更提升了凝聚力。四季交替是大自然的美好规律,“四季看变化”就是要通过标志性点位上发生的肉眼可见的改变,让群众从这扇窗中看得见实施“百千万工程”之后家乡的美丽蝶变,从而更积极主动地支持、参与“百千万工程”。“改造后变化真大,环境变好了,设施完善了,生活质量也提高了。”龙门镇居民对美丽示范主街变化的感叹,便是例证。
值得一提的是,在“以点带面”过程中,要警惕“以点代面”。只在“点”上做文章、不在“面”上下功夫,久而久之,必然会造成点与面严重失衡、反差较大的畸形发展。“点”上工作只是一项系统工程的序曲,培植典型镇、打造标志性点位的根本目的在于推而广之。要注重示范引领、典型带动,在抓好“盆景”的同时,更要能造“风景”;要想办法让“盆景”做多、做好、做大,而且要连起来、排起来、接起来,这样,才能把零星“盆景”变成连片“风景”,实现“百千万工程”整体推进、全面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