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山
老君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城东南3公里处,是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有“天下第一仙山”之美誉。它古号“景室山”,后因道家始祖老子归隐修炼于此,故更名为“老君山”。它千姿百态的景观及神奇的传说,吸引着八方游客。
那次,我与几个朋友结伴而行,登上了向往已久的老君山。
走进山门,我们沿着林荫石径向山里迈步。一路上,虽然游客众多,但总觉得老君山很寂静,只是偶尔听到大山深处传出几声悦耳的鸟鸣。山风带着远古的气息,送来阵阵清凉。走过一个拐弯处,我的视野顿时开阔了起来。我们一边走一边欣赏秀丽的风景,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静谧与祥和。山谷中仿佛回荡着遥远的钟声,而那些历经沧桑的古建筑,就像一本本厚重的书籍,记载曾经的辉煌。我好像处于《西游记》剧本的情景中,有点飘飘然的感觉。
不知不觉中,中天门快到了,只见前面矗立着一座巨大的雕像。我靠近一看,那是老子骑着青牛的锡铜圣像,它把老子的仙风道骨形象化了。环绕着雕像的有“道德经墙”,上面以石碑的形式,镶嵌着众书法家挥毫写下的《道德经》全文。我不曾深读过老子的《道德经》,但我知道,它将和谐文化提高到道之至高的地位,对形成我们的民族品格,发挥了不可低估的历史作用,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内蕴。
“无限风光在险峰。”山顶上风景的诱惑,使我们离开了中天门。为了节省体力,我没有步行十里画屏上山顶,而是坐上了缆车。
缆车缓缓上升,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山上长满墨绿色的树,大小不同,形态各异。有的弯曲如弓,有的直插云霄。高大的古树枝繁叶茂,它们的根系深深扎入泥土里,已经矗立了千年,见证了风霜雨雪的洗礼,也见证了时光的流转;而青翠年轻的树,充满着青春活力,它们以挺拔的身姿,向着阳光生长,无论环境如何恶劣,都坚持不懈地向上舒展。树是希望的象征,是生命的延续。它们是老君山的装饰,也是山的守护者,更是一首动人的诗篇。
老君山的地质构造特殊,峭壁犹如刀削斧劈一般,笔直险峻。它们是天公得意的杰作,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峭壁的缝隙中,生长着各种我不知名的灌木。那些灌木与峭壁相互陪伴,接受岁月的磨砺。风起的时候,多情的灌木不断摇曳,像是在诉说自己的心声;而峭壁像是在静静倾听着,与灌木共同谱写绿色的赞歌。在我看来,山上千奇百怪的峭壁,蕴涵着典雅的艺术韵味,代表着淡定从容的生活态度。
自古以来,所有大山都与云雾结下不解之缘。老君山那变幻莫测的云雾,令我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冲动。云雾时而浓厚如棉,时而淡薄如烟,覆盖在山峦之上,将山峰装扮得如画卷一般。正当我看得入迷时,一缕阳光穿过云层,照在老君山上,云雾顿时变幻出色彩斑斓的浪漫,使整个山林充满勃勃生机。
时间过得真快,没多久,缆车缓慢入站,我们已经到达山顶。
走下缆车,身边游客如潮,但又十分有序。我先后游览了代表福禄寿喜财的5座古建筑:老君庙、玉皇顶、道德府、五母金殿和亮宝台。这些金碧辉煌的古建筑,熏染着历史的风,它们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充满神秘的感情色彩,展现了古人的匠心与智慧,让我们领略到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
老君山,每一处风景都是对生活的诠释。在那里,可以放下一切烦恼,拥抱负离子,让心灵得到滋养。
站在老君山顶,目之所及,群山叠嶂,云蒸霞蔚,真是美不胜收。我没有“高处不胜寒”的孤寂,而是体验到“山高我为峰”的境界。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