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毒玩具”不能游离监管之外

2024-07-11 15:17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廖卫芳

当前,很多孩子的手中都拥有各种各样的大小玩具,尤其是一些网红软泥玩具,更是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比如捏捏乐、水晶泥、起泡胶、假水等。

但据了解,这些网红软泥玩具中,有不少是含硼、甲醛超标的毒玩具,孩子经常用手接触不仅会增加硼中毒、甲醛中毒的可能,还容易引起湿疹、接触性皮炎、刺痒、起泡等过敏症状。而且,这些玩具的包装上也没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质量合格证等信息,是典型的“三无”产品。这说明,这些“毒玩具”已游离于监管之外。

治理“毒玩具”还需监管“强起来”。首先,监管部门要严把生产源头关。在源头治理层面,根据产品质量法第十条,监管部门可以通过给予一定奖励的方式,鼓励大众举报生产“三无”产品的商家、销售方;也可以通过参考目前已有的纺织品甲醛的测定标准等构建玩具生产的行业标准,尤其是对“甲醛”含量的检测等,从生产源头上遏制“毒玩具”。

其次,监管部门要严把流通渠道关。在销售方监管层面,督促销售方严格履行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三条的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监管部门在检查过程中,不妨向经营者发放《售卖文具玩具行政指导书》,要求经营者落实进货验收制度并现场签署《玩具文具诚信经营承诺书》,督促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提升合法诚信经营意识。并且开展对“三无”产品的专项检查活动,以学校为中心,严格查处周围商店的产品经营售卖行为,加大抽检力度和检查频次,从流通渠道上遏制“毒玩具”。

其三,监管部门还要严把消费终端关。根据民法典和家庭教育促进法,父母及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子女具有“教育和保护”的义务。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帮助儿童掌握安全玩具的基本知识,在为孩子选择玩具时,看购买的玩具的包装上是否具有厂家以及产品信息,帮助孩子学会辨认CCC认证标志,督促孩子坚决不买有严重异味或刺激性气味的玩具,从消费终端上遏制“毒玩具”。

玩具的质量和安全直接关乎着孩子的身体健康。相信,只要各方联动起来,就一定能有效治理“毒玩具”,从而让我们的孩子远离“毒玩具”的毒害,既守护玩具安全,又确保身体健康。


编辑:徐卫民
值班主任:罗颖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颜值“爆表” 游客“爆棚”!金沙湾海滨浴场整治修复工程完工
  • “鲜美湛江国际体验官”活动举办 外国友人点赞“鲜美湛江”
  • 五年守护,海疆安宁——“95110”与你同行
  • 雷州市龙门镇:品质提升“进度条”再刷新 打造内外兼修美丽圩镇
  • 湛江经开区东山街道西坑村:建设和美乡村 擦亮幸福底色
  • 赤坎区开展暑期公益少儿艺术培训活动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