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我和草原有个约会

2024-08-02 11:05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庞祥艺

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个响亮的名字。它地域广袤、风光旖旎,有“北国碧玉,人间天堂”之美誉。很久以前,我就想去那里游玩,只是因故未能成行。这次,我们几个朋友结伴出游,直奔它的怀抱,实现了一个多年未了的心愿。

我们从海拉尔租车出发到室韦,接着从室韦到黑山头,再从黑山头到满洲里,然后从满洲里回到海拉尔。用了4天时间绕了一大圈,共走了近千公里的路程,也走不出呼伦贝尔大草原。

初入草原,抬头仰望,蓝蓝的天空中飘浮着洁白的云朵。那些云朵变化多端,形态万千,它们或轻盈或厚重、或聚拢或离散,涂抹在深邃而辽阔的蓝天上,令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好像置身于一个纯净的世界,自觉与不自觉地放下心中的负荷,感受一种前所未有的洒脱和自由,把城市的喧嚣忘得一干二净。

草原的空气格外清新,它除了富含负离子外,还带着泥土的气息和野花的芬芳。在那样的天然氧吧中深呼吸,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身临一望无垠的草原,总感觉自己很渺小而心胸很开阔。从跟前望到天际,草原简直是一个翠色欲流的世界。那种绿色是丰富的,而不是单调的,它饱满而又有层次感、粗犷而不失细腻,从嫩绿到深绿,一片连着另一片,构成一个完美无缺的整体。草原如此多娇,让人不能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能不颂扬生命的伟大。草丛中,生长着各种各样的小花,存活着我不知道其名字的小鸟,有了小花和小鸟的点缀,草原显得更加美丽。哪怕著名的画家,也勾勒不出这么生动的画面。

我漫步在草原上,尽情享受一种特殊的轻松与愉快。忽然,身旁来了两位年轻的姑娘,她们举起相机对着草原和自己,从各个角度不停地拍摄,把微笑也拍进了镜头里。

额尔古纳河,像一匹蓝色的绸缎,从草原上铺过,历经岁月的磨砺,方向不改,风采依然,见证了民族的苦难和辉煌。它滋养着草原,也滋养着牧民的心灵;它九曲十八弯,曲成一幅画,弯成一首诗。我站在观景台上眺望,仿佛步入唐诗宋词之中,目光随着河水流淌,缓缓流入天际。

草原如一片浩瀚的绿海,波澜壮阔,直抵远方。在这绿意盎然中,牛羊成群,它们或黑或白、或大或小,宛如点点繁星分布其间,又如无边的绿毯上散落的珍珠。它们时而低头觅食,时而静立不动,黑白相间的身影,在绿色的“海洋”中,显得格外醒目而和谐。那些肥壮的牛羊,无论处于静态还是动态,它们都是草原的主角,都是草原不可或缺的灵魂。

望着那些可爱的牛羊,我不禁想起画家安永荣的作品《喜见草原添新彩》,想起画中两位姑娘骑着高大健壮的骏马,放牧着成群牛羊的动人场面。

草原上的蒙古包,如天际线下长出的白莲花。它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是牧民智慧的象征。蒙古包的结构虽然简单,却不失巧妙。它以木架为骨,以羊毛毡为外衣,既能抵御凛冽的寒风,又能隔绝灼热的阳光。它是草原上移动的城堡,承载着蒙古族人民世代的记忆与梦想。它不仅是牧民居住的空间,更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我想,如果我有缘跟牧民住在一起,一定能听到悠扬的马头琴音乐,看到蒙古族同胞精彩的歌舞表演,还品尝到味道鲜美的奶茶。

古往今来,不知多少文学家、艺术家,都用他们的作品展示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自然风光之美,体现了人们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和文化认同。这些作品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串起草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激发我们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走进呼伦贝尔大草原,像是跟新朋友约会,既开阔了视野,又陶冶了情操。草原的壮阔唯美,使我萌生了一些憧憬:想带草苗移植家乡,想把牛羊赶进生活,想借蓝天和白云祝福未来。

编辑:王闻闻
值班主任:苏碧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湛江市区高温黄色预警  市民请注意防暑降温
  • “八一”建军节送健康  拥军优属情谊浓
  • 2024年广东省龙狮锦标赛暨遂溪醒狮文化季正式启动
  • 湛江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推出便民措施应对暑期办证高峰
  • “小庭院”勾画乡村“大美景”
  • 湛江市八一“送文艺进军营”活动异彩纷呈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