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5日是全国第八个残疾预防日。8月25日,记者从湛江市残联了解到:央视新闻频道(CCTV—13)栏目“残奥探营”8月24日播出新闻《黑暗中如何驰骋绿茵赛场?探营中国盲人足球队》。其中,湛江两名运动员均出镜。
据悉,巴黎残奥会将于8月28日至9月8日在法国举行。其中,湛江有两名运动员入选巴黎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名单,他们是中国盲人男足队队长张家彬和队员许观生。
央视新闻频道栏目“残奥探营”8月24日播出的新闻《黑暗中如何驰骋绿茵赛场?探营中国盲人足球队》中介绍:巴黎残奥会盲人足球比赛将于9月1日至9月8日在埃菲尔铁塔体育场举行。中国盲人足球队这次共选派10名队员参加巴黎残奥会,包括8名球员和2名守门员,分别来自广东、辽宁、云南、福建、浙江等省份。这支盲人足球队的队员全部是业余选手,平时都有自己的工作,只有在大赛到来的时候,大家才会聚集到一起集训备战。
此前,在福建省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中国盲人足球队已经进行了7个多月的集训。出发前的最后一周,教练重点加大了有针对性的技战术、点球等训练。集训期间,队员们基本都是早晨5点起床,往往一天训练结束的时候,就已经是夕阳西下。盲足队员们希望大家能看到他们拼搏的身影,感受到足球运动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他们更希望在巴黎残奥会上取得好成绩为国争光,影响和带动更多残疾人走出家门,参加体育运动。
盲人足球运动员们是如何做到在黑暗的世界里驰骋绿茵赛场的呢?按照规则,盲人足球每队是五人制,即双方各派5名运动员上场。除守门员外,其他4名盲人运动员在比赛的任何阶段都需要佩戴遮光眼罩,确保完全隔绝视线。盲人足球项目用球跟健全人的用球比起来相对小一些,里面有铃铛——即6个小铁盒装着小钢珠,滚动起来会响。盲足队员们就通过这个声音来判断足球的位置,进行传球、接球、防守。可以说,声音是盲人足球比赛的关键,运动员需要根据足球内置的铃铛以及现场指导人员发出的指令,完全靠耳朵“听”来判断足球、队友以及自身位置,进而完成传球、拦截、射门等技术动作。
由于盲人足球运动员需要聚精会神听声辨位,因此观看比赛时一定要保持安静,避免干扰运动员发挥。同时为了保证球员的安全,任何一方球员在移动时,还必须发出“喂”等类似声音,否则就会被判犯规。可以想象,要想学会传球、跑位、射门等“基本功”,盲人足球的运动员们需要付出怎样艰辛的努力。中国盲人足球队最早组建于2006年。参加本届巴黎残奥会的中国盲人足球队队员中,既有多次参加残奥会的老将,也有首次参加的新人,经过几个月的集训,大家的配合越来越默契,战术打法也逐渐成熟。 在训练中,中国盲人足球队除了设计更多有针对性的科目之外,还与北京体育大学合作,不断通过科技手段提升训练效果。
中国盲人足球队主教练王桂顺表示,从2008年北京残奥会以后,国际盲人足球水平突飞猛进,对抗性、技战术要求越来越高。他说:“我想还是从中国队自身优势出发,重点提升我们整个控带、突破的能力,以及战术上传接,包括整体配合防守能力。”队员们纷纷表示,本届残奥会上一定要展现中国盲人足球队的拼搏精神,赛出好成绩。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