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十三五”湛江卫生健康实现新飞跃勠“十四五”全力打造“区域医疗中心”

2021-03-03 11:28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文/记者 张蔓莉 通讯员 袁诗瑶 图/湛江市卫生健康局提供

    健康关系你我他,公共卫生惠万家。“十三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取得新飞跃。一串串令人振奋的数字,不仅呈现出惠及于民的实质成果,也记录下我市卫生健康事业蓬勃发展的奋进步履。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强质量、促均衡、走上发展快车道的一年。

    今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将围绕建设区域医疗中心目标,以常态化疫情防控为重点,全面推进健康湛江建设,全力抓好卫生健康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不断筑牢公共卫生安全屏障,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为我市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提供坚实的健康保障。

    

市卫生健康局检查疫情防控

    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改善

    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五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放管服”改革,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全流程办理率100%、网上办结率100%,0次比率达到100%,时限压缩率达到94.84%。连续两年,我市医改考核位列全省前3名,2019年荣获广东医改十大创新典型提名奖。

    市级全民健康信息综合管理平台立项建设,5家三甲医院全部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远程医疗覆盖市县镇村四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从2015年的40元提升至2020年的74元。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100%、23个专项救治病种救治率100%。建成10家出生缺陷干预中心。

    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100家养老机构(敬老院)建立签约服务关系;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综合保险,自付费规模和人数连续六年全省第一。

    2020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3535个,与上年相比,医疗卫生机构总量增加64个。全市三级医疗机构8个,其中三甲机构6个,全市医疗机构床位数预计达到41765张,医疗机构床位总量增加3269张,增长8.5%;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职工预计达52956人,与上年相比,在岗职工总量增加1941人,卫生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者达3456人。

    

群众在乡镇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县级医院的医疗服务

 

    优质医疗资源增强

    群众看病就医负担减轻

    “十三五”时期,我市通过建高地、强基层、增后劲,促改革、强机制、增活力,使优质医疗资源得到进一步增强,群众看病就医负担进一步减轻。

    据悉,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除了广州、深圳以外,全省仅有湛江、汕头两市拥有两家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市第一中医医院搬迁改造、市第二中医医院住院大楼和门诊综合大楼、市公共卫生医院和市口腔医院建设等项目加快推动,计划新增床位2526张。

    16家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升级,7家升级改造中心卫生院建成开业,5县(市)紧急医疗救援指挥中心投入使用;70家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高效完成,1471间规范化公建民营村卫生站建成使用。

    在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方面,我市印发实施《湛江市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示范市行动方案(2019-2022年)》。投入20.25亿元升级改造市县两级中医医院,建有三级甲等中医医院2家、县(区)级公立中医院7家和民营中医医院2家,乡镇(社区)中医馆127个,中医药服务覆盖90%村卫生站。有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协作单位2个,省级中医名科、临床重点专科、特色专科24个,省、市名中医33名。建成国家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示范考试基地和国家级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和一批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

    “十三五”时期,我市医联体建设覆盖市县镇三级以及社会办医疗机构,全市7家三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参与医联体建设,组建1个城市医疗集团、5个专科联盟、5个县域医疗共同体、1个远程协作医联体。

    全面取消药品耗材加成,健全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深入实施按病种分值付费,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比从2016年的38%下降至30.96%。二级以上医院100%开展预约诊疗、检查检验结果查询等便民惠民服务,三级医院非急诊预约诊疗率达到90.3%、预约挂号时段精确到1小时以内达到100%。

    勇挑重担听令即行

    不断巩固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局面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听党召唤、勇挑重担,闻风而动、听令即行,11000多名党员干部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线,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坚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坚决扛起先锋队、主力军和参谋部的职责担当。

    在疫情初期,我市在全国率先依法紧急征用28家健康观察定点酒店,妥善安置1000多名湖北籍人员,徐闻县“隔离病毒不隔离爱”的做法赢得了各方赞誉。

    调配全市多学科56名专家“三线值守”和2243名医护人员全力救治,交出30例确诊病例100%治愈出院,医护人员“零感染”的成绩单。先后派出2批医疗队33名队员支援湖北武汉市和荆州市,5名队员支援香港“普及社区检测计划”,2名队员支援河北省疫情防控和流调工作,受到受援地的高度赞扬。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我市全力落实防控各项准备。全市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从3家提升到28家,全市单日核酸检测能力从最初400人份提升至3.5人万份。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医用防护物资储备量均超过单日最大消耗量30天以上。新冠疫苗重点人群累计接种7万多人次,应接尽接、安全接种。完成市县6家疾控中心疫苗冷链配送系统建设和157间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任务。制定定点医院分级启用方案和方舱医院改造预案,2家高水平医院和15家市、县两级定点医院(含后备定点医院)可使用病床(含ICU床位)达到3114张,完成20家发热门诊和113间发热诊室规范化建设。

    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锚定新目标,启航新征程。2021年,我市卫生健康系统将聚焦新使命,再创新业绩,奋力谱写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新篇章。

    2021年,我市将继续将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卫生健康工作的头等大事、重中之重。持之以恒抓实抓细抓严常态化疫情防控,确保疫情不出现规模性输入和反弹。继续强化指挥统筹、强化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防控、强化防范境外输入、强化宣传引导,统筹做好返工返学等疫情防控工作。健全“属地处置、区域协作、高效联动”机制。始终坚持院感防控底线红线思维,抓细抓实感染防控举措,把好医院入口关、人员管理关、全员培训关、巡查整改关。全力争取省支持保障我市疫苗充足提供,确保应接尽接、应接必接。在隔离点管理上下功夫,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付小概率事件,坚决抓实抓细各项防控措施,确保隔离场所管得住、服务好。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鸟瞰图

    统筹重点工作落实落细

    今年,我市将加快推动21个全市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市第二中医医院住院综合大楼和门诊大楼等8个新建项目年内按期开工;坡头区妇幼保健院升级建设等5个项目年底前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海东院区等8个续建项目要加快建设进度,如期完成年度任务。

    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鼓励广州医科大学与广东医科大学等医科院校加强合作;支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开展“危急重症救治及服务辐射能力提升”项目,支持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创建粤西省级医疗中心,力争新建1—2个省级重点专科。

    各县(市、区)力争将所有辖区内人民医院和有条件的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列入全省“百县”工程支持范围,重点建设县级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等五大救治中心。

    支持2家高水平医院积极开展组团式帮扶、对口帮扶,深化基层医院托管新模式;继续抓好6家三级医院对口帮扶7家中心卫生院、7家三级甲等公立医院与10家县级公立医院“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工作;加快推进5个县域医共体实现“六统一”和5个市辖区城市医联体建设,做好健康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力争2021年度5个县(市)均有1家乡镇卫生院达到“国家推荐标准”。认真落实《湛江市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增量提质工作方案(2020-2022年)》,逐步有效解决我市县域基层人才不平衡、不协调问题。

    努力创造更多的湛江医改经验。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现治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全面铺开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健全医疗机构绩效考核机制。继续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推动医疗服务价格调整。

    加快建立健全中医药强市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继续强力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推动市第一、第二中医医院建设高水平医院。遴选20名省、市、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建设20个传承工作室,开展“师带徒”工作。

    加快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全力抓好湛江市全民健康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大力发展远程医疗、智慧医疗服务,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可及性。加强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管理。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行政村卫生站100%实施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筑牢公共卫生安全屏障

    2021年,我市将出台《湛江市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提升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

    加快城市传染病救治网络建设,开工建设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增传染楼项目。提升县级医院传染病救治能力,推进5县(市)人民医院和吴川市第四人民医院按照完成“平疫结合”可转换传染病区建设。

    加快疾控体系现代化建设,谋划建设粤西高水平疾控中心,推动湛江市疾控中心迁建项目前期工作,完善区级疾控中心机构设置。健全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体系,布局建设区域公共卫生应急中心和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加快推动建设湛江市应急医院。

    加强精神卫生体系和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实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应用第二代长效针剂免费治疗政策。加大廉江市“全省第四批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力度,落实艾滋病“一站式”服务。

    推动将结核病检查作为新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员工常规体检的必查项目,提升学校结核病疫情防范能力;强化肺结核病人归口管理,提高9家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水平。

    做好重点职业病监测,强化职业健康监管职责,推动用人单位职业健康主体责任落实和健康企业建设。坚持多病共防,盯牢登革热、流感、诺如病毒、手足口等急性传染病防控。

    全力办好民生实事

    一直以来,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儿童健康水平。今年省、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免费实施出生缺陷筛查作为民生实事,省卫生健康委启动第三周期出生缺陷综合防控项目(2021-2023年,每三年为一周期)。

    此外,我市还将加紧推进健康湛江23项专项行动,提高群众健康素养水平,推动吴川市、廉江市、雷州市和遂溪县创建全省健康促进县(区)。建立和完善我市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工作体制机制,推进各县(市、区)至少建成一家具有带动效应、可承担一定指导功能的示范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

    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扩大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覆盖面,增加医养结合服务供给,积极推进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全省医养结合示范点创建工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经费提高至79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