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厚村“革命老区遗址”修缮项目施工现场。记者 覃宇 摄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地下交通站”发挥了重要作用,掩护特委机关、护送过往人员,购买和运送军事物资、药品,传送情报和密件等。在如今湛江赤坎北部的丰厚村就曾经隐匿着这样一个“地下交通站”。
据悉,中共南路特委丰厚交通站指挥部建于1940年,是中共广东南路特委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地下交通站,长达10多年的革命斗争,丰厚村人民从来没有泄露过秘密,一个泄密者都没有。众人怀揣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走向胜利,奔向光明。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力争通过和平的途径,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新中国。
中共南路特委根据中共中央、广东区委关于争取和平民主的指示精神,安排“老一团”西征的同时,部署开展和平民主斗争。调整各县、区党组织的主要干部,撤退隐蔽,作长期打算,将“可能回城市工作的干部,都派到城市去”,加强城市工作,利用城市开展合法的争取和平民主的政治斗争。
1946年2月1日以南路人民解放军的名义,发表《为呼吁停止南路清乡反共,实现停战致陈公侠先生代电》,指出“今日南路人民之迫切要求,不在内战,而在和平,不在剿共,而在团结,不在专制独裁,而在实行民主”,敦促国民党广东省第八区行政当局“体恤南路人民痛苦,当机立断,毅然停止一切清乡反共行动,化干戈为玉帛”。
当年春节前夕,雷州半岛和湛江市的知名人士收到了一封意味深长的贺年柬,因为除了贺年词藻外,柬帖上还有一首言志诗,期盼和平民主。“岁首欣逢内战和,神州齐唱太平歌。高雷何尚烽烟漫,桑梓依然患难多。固执清乡陈政策,还操剿共旧干戈。执言仗义凭公辈,共把匡时重责荷。”诗句揭露了国民党地方当局袭击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制造磨擦的罪行,呼吁国民党地方当局执行停战协定,反对内战,并统战雷州半岛和湛江市的各界民主人士、中间分子开展争取和平民主的活动。
中共南路特委为了促使国民党南路当局停止“清乡”扫荡,委派代表,在丰厚村与国民党粤桂南区代表进行谈判。谈判地点就在丰厚村的李氏宗祠,也即中共南路特委丰厚交通站指挥部,现今此地也成为湛江市赤坎区不可移动文物,得到悉心保护。
谈判中,中共南路特委谴责国民党军进攻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残酷扫荡游击区,屠杀抗日有功人员和群众的种种行径,要求国民党方面切实执行停战协定,停止对人民武装的一切军事行动。但是,国民党地方当局无谈判诚意,致使谈判无果而终。
为了和平,为了民主,为了抑制专制独裁,中共南路特委积极团结民主力量,着手筹建湛江市民主同盟,继续为湛江争取真和平、真民主。后因国民党悍然破坏政协协议和停战协定,全面内战爆发,为了民主人士的安全,中共南路特委暂时停止了湛江市内争取和平民主的公开活动,湛江市民主同盟因此未能建立。
昔日“地下交通站”需要守口如瓶,今日作为红色印记,则需要广而告之。如何深挖本土红色资源、保护革命遗址,弘扬红色文化资政育人与创造红色经济新亮点,成为摆在时下丰厚村人面前的现实问题。
走进丰厚村,“革命老区遗址”修缮项目最为亮眼,从村口开始直到村尾,到处密锣紧鼓,加紧建设,遵从历史脉络,依据自然地势,一步一景,移步换景,处处留心皆是美。丰厚村已经成为湛江市红色村党建工程示范点,“革命老区遗址”修缮项目完工在即,丰厚村人民正奋发图强,把家乡建设得更美丽、更富强。
(注:稿件参考了中共湛江市委党史研究室编撰的《湛江红色故事》及有关历史文献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