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液。”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营商环境整治提升年”活动的部署,确保我市金融系统营商环境整治提升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近日,市金融工作局、人民银行湛江市中心支行、湛江银保监分局联合印发了《湛江市金融系统“营商环境整治提升年”活动方案》,精准出击打好优化金融系统营商环境的“组合拳”,激荡金融“活水”,畅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血脉”,为我市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建设银行湛江分行的营业厅,市民在办理相关业务。 记者 刘冀城 摄
全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将达到9%,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占各项贷款增量比重达到18%;贷款办理流程进一步优化,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获得贷款中小微企业户数进一步增加,中小企业信用贷款占比逐步提高;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担保放大倍数达到2倍以上,对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平均担保费率降至1.5%以下……此次全市金融系统明确的目标任务,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好消息接踵传来,一项项金融举措“落地开花”,令我市企业振奋不已。
扩大普惠金融服务
支持企业走上发展“快车道”
金融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为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市金融系统不断探索丰富普惠金融平台,通过深化银政企平台合作的深度广度,提供更加精准化、多元化、专业化的服务,推动普惠金融服务“增量”,满足不同类别小微企业对信用贷款的融资需求。
去年,我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显著增长,小微企业获得信贷支持力度有所加强。在金融支持普惠小微的政策带动下,特别是2020年为了应对疫情影响,金融监管部门出台多项政策和工具促进普惠小微贷款的发放,2020年末,湛江地区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00.36亿元,同比增长47.8%,首次突破200亿,同比增速连续2年超过45%,普惠小微贷款户数25632户,同比增长33.61%;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比例为6.8%,较上一年末提高了0.5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增量占比为12.6%。同时,2020年全辖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37%,较上年度下降1.01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下降。
按照《方案》,我市还将不断提高普惠小微贷款占比。引导银行机构加大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以及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下同)投放力度,支持银行机构单列普惠型小微企业信贷计划,确保全市银行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占各项贷款余额和增量的比重分别达到9%和18%,国有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地方法人银行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速高于60%,股份制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实现倍增。
同时,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力度。各银行机构要增加对小微企业信贷资源配置,优化风险评估机制,注重审核第一还款来源,减少对抵押担保的依赖,支持更多小微企业获得免抵押免担保的信用贷款支持,确保小微信用贷款占比明显提高。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金融科技手段,整合内外部信用信息,提高对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评价和管控水平。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和特点,丰富信用贷款产品体系,鼓励提升信用贷款中长期授信额度。合理下放审批权限,提高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的发放效率。
创新产品拓宽融资渠道
中小微企业融资更便利
为方便企业融资,我市金融系统引入大数据评价体系,线上贷款使小微企业贷款即时到账。记者了解到,建行湛江分行推出了多种线上贷款产品,小微企业主可通过APP在线申请、支用、还款,秒申秒批秒贷,即时可用,无需提交任何纸质材料,无需跑银行,打破了传统银行贷款的界限,满足了普惠客群“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实现了信贷业务“掌上办”、“指尖办”。
“以前到银行申请贷款,要跑好几趟,交很多资料。没想到现在这么方便、这么快!随时随地可以在银行APP在线办理,不用再跑银行,实现了信贷业务‘掌上办’,一键到账的感觉太好了。感谢金融系统营商环境整治提升,下次我申请贷款自己也能在手机上操作了。”湛江某信息科技公司的企业法人宋先生激动地说。
企业融资便利了,我市还将加强金融产品服务创新,积极探索开发符合中小企业经营特征、生产周期和产业特点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支持银行机构创新知识产权信贷审批授权专属流程和信用评价模型,为中小企业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资产混合质押融资贷款。支持银行机构与核心企业加强合作,依托核心企业信用和真实交易数据,为上下游企业提供无需抵押担保的订单融资、应收应付账款融资,推动政府采购订单、特许经营权等业务发展,推广“银税贷”“流水贷”“信用叠加贷”“政府采购贷”等供应链贷款产品。鼓励开展动产担保融资。
同时,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研究制定推动企业上市三年行动计划,建立企业上市后备资源库,支持优质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融资,对企业上市挂牌给予奖励。支持符合条件的主体发行适合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增信集合债、集合票据、双创债券、绿色债券等债务融资工具。
“为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资金紧缺的燃眉之急,我市将不断完善政府融资担保体系,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逐步提高担保放大倍数达到2倍以上,对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平均担保费率降至1.5%以下。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放大作用,推动设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构建政银担风险共担机制。”市金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助企业畅通“血脉”壮实“筋骨”
近年来,我市不断增强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能力和动力,逐渐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切实让利实体经济,激发微观主体活力。
记者了解到,建设银行湛江分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及时出台延长贷款期限、续贷、延期付息等政策措施,为小微企业解难纾困。据统计,建行湛江分行2020年普惠金融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25%,同比降低了0.87个百分点,降幅达17%。2020年给予366笔小微企业贷款办理延期,债项金额累计1.29亿元;办理无还本续贷66笔,债项金额累计1945万元。
接下来,我市金融系统将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积极争取人民银行再贷款和再贴现等低成本资金的支持,综合运用信贷风险补偿、增信、贴息等政策措施。鼓励银行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综合运用无还本续贷、循环贷款、分期偿还本金、年审制贷款等方式,清理规范企业抵押登记、资产评估、过桥融资、以贷转存、存贷挂钩等附加费用、隐性费用,对小微企业减费让利,推动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此外,积极建设企业信用信息平台,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着力纾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痛点问题;依靠金融科技赋能实现效率提升,解决“融资慢”问题;平台配套政策性的低成本资金和风险分担、补偿,进一步缓解“融资贵”问题。用好广东省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和融资对接平台,探索不同平台间的融合发展模式。
其次,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运用司法、行政、舆论等多种手段,开展清收不良贷款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探索建立金融合议庭制度,提高金融不良资产处置效率,维护合法金融债权。加大不动产登记金融服务推广力度。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开展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
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引入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努力营造一流的金融营商环境,将为我市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为实现湛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的强劲动力。相信在金融“活水”的浇灌下,我市企业“血脉”将更加畅通,“筋骨”将更加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