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支持湛江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 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意见》日前正式出台,作为湛江城市建设主要职能部门,将如何承接《意见》,为湛江“十四五”发展增添动力?
“《意见》对我市主动服务和融入重大国家战略,大力提升城市发展能级,辐射带动粤西地区协同发展,高质量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努力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有着重大意义。”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市城市更新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枝坚如是表示。
李枝坚介绍说,下一步,为做好“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 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这篇大文章,湛江市城市更新部门将围绕加快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要求,重点从开展环湾建设、推动强芯提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三个方面持续发力。
具体来说,首先是将围绕环湾建设,对标国际一流湾区,科学谋划湛江湾海岸带功能布局和建设湛江湾区经济带,打造城市内核,以湛江湾为中轴线沿湾规划布局高端写字楼、金融商务、商业及文化服务设施。引导城市空间以湛江湾为核心,加快打造多个城市功能组团。聚焦湛江建设区域性创新中心、建设区域性文化教育中心、建设区域性医疗中心、打造区域性商贸服务中心的定位,强化高标准规划和推动中心城区更新,以微改造和混合改造结合的方式,推动金沙湾、调顺岛、湛江北站枢纽等片区改造,支撑建设调顺岛休闲文化中心、沙湾休闲消费中心、海东创新服务中心、金融商务中心和北站高端生产性服务中心,推动环湾布局建设若干专业化中心构成的“环湾主中心”和以湛江枢纽站为核心的生产性副中心,强化城市中心职能,提升城市能级与量级。
其次是落实中心城区“强芯提质”战略。编制城区强芯提质规划,以统一规划、成片开发、产城融合为遵循,统筹新区开发与旧城更新,强化赤坎、霞山、麻章、经开区主城区功能,着力做好海田、调顺岛、金沙湾、湛江北站枢纽片区等片区更新规划策划。海田片区按照“区域性商务金融中心”定位,承载总部金融、商务办公功能。金沙湾片区按照“区域性休闲消费中心”定位,结合环湾滨水空间建设一批高端酒店、商业综合体。调顺岛片区按照“区域性文化艺术中心”定位,整理岸线资源,打造高品质、连续的开放公共岸线。北站枢纽片区,按照“城市副中心”定位,重点完善综合枢纽功能、培育产业服务功能。
第三,市城市更新局将坚定不移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市更新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建设,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对于如何实施好城市更新行动,李枝坚还介绍了五大举措,一是开展城市更新(“三旧”改造)的“十四五”规划、专项规划编制。对湛江城市更新(“三旧”改造)情况摸清底数,以全面改造、微改造和混合改造相结合的模式,逐步实现城市能级提升、空间布局优化、产业转型升级、居住环境和条件改善,提升公共配套水平,提高基础系统支撑能力,指导工作推进。二是加强片区规划策划稳步推进城市成片连片改造。规划湛江北站枢纽片区,打造集现代商业商贸区、TOD综合功能区、生态休闲住区于一体的城市重点平台。规划金沙湾旧厂房片区,推动“旧大天然—金沙湾—调顺岛”片区联动开发,提升金沙湾区域整体形象。规划调顺岛片区,对片区内旧村、旧厂全面改造。谋划市警校片区,完善片区基础配套设施。三是促进工业产业升级转型和集聚发展。落实工业用地保护线,保障霞山、麻章、坡头、东海岛等地重点工业园片区工业发展空间,支持加快建设世界级重大产业集群。在划定改造范围内,严格控制“工改居”“工改商”等,综合运用财政奖补、倒逼机制等多种政策措施推进“工改工”。推进平乐工业园等“工改M0”项目(注:M0指新型产业用地,即融合研发、创意、设计、中试、无污染生产等新型产业功能以及相关配套服务的用地),推动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四是以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并重,开展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编制历史文化街区与历史建筑保护开发更新规划和城市设计,将产业融入文化区中,重新焕发旧街区鲜活的生命力。五是用足用好政策开展城中村改造。推动各县(市、区)结合“三旧”改造、老旧小区等优惠政策,开展城中村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