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2 麦当劳是怎么管控质量的?
福喜集团与麦当劳在中国有着22年的合作,与肯德基也已有六七年合作。而上海福喜却被发现使用过期原料,这无疑打了洋快餐巨头的供货商监管体系一个巴掌。“按道理,不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 ”在快餐连锁任职多年的资深行业人士谷英(化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麦当劳对食品安全把控之严格名声在外。“比如鸡中翅,麦当劳有规定每只的重量,而且明确规定正负不能超过某个克数,否则就要被当次品处理。”而在谷英看来,这些“次品”除了重量没有达到麦当劳的要求,质量还是非常高的。
对于上海福喜使用过期原料为其生产,麦当劳和肯德基为何与其合作多年都没有发现?这两大巨头对供应商的监管体系究竟是怎样的?对此,两大巨头均没有回应。
麦当劳的供应商分为一级和二级(下游供应商)。一级供应商就是做深加工,二级供应商就是基础原料供应。比如福喜和铭基就属于一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把原料肉、辅料、调味料等送到一级供应商那里,再由一级经销商做成全熟、半熟的产品供应麦当劳。麦当劳不直接面对原料商,而是通过管理一级供应商来控制上游。
在2006年3月,麦当劳曾向消费者等开放过福喜集团北京的工厂。当时有媒体描述福喜的整个监控流程:为符合麦当劳高标准的产品要求,麦当劳的供应商都有着一套完整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每个工序均有标准的操作程序。比如生产过程采用统计工艺管理法,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系统(H ACCP),此系统最初由美国太空总署应用于太空人食品监控上,是处理及制作食品安全的最高安全系统。而且每种产品都有几十种质量控制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