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举办“魔术储钱罐”科学实验小课堂活动,带领同学们学习了解趣味光学现象,并动手制作“神奇的魔术储钱罐”,感受科学的魅力。
大家一起动手,制作“神奇的魔术储钱罐”。
有趣的光学现象
在生活中你们见过哪些光学现象呢?老师让志愿者拿着一张方形白纸,中央插一根棍子,手持棍子然后转动白纸,就看到了一个圆形的白色光影。白纸明明是方形的,却呈现出圆形的光影,这就是光学现象的一种。此外,彩虹、海市蜃楼、水中折射等都属于光学现象。
接着,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平面镜成像现象,以及光的直射、反射、折射、散射等现象,并让同学们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光的传播在生活中的有趣现象,让大家明白了光学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听老师讲解实验原理。
魔术表演的“障眼法”
活动现场最吸睛的当属老师的“魔术表演”。只见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一个已经完成的实验成品,眼前的罐子里空空如也,然后老师把几个硬币从小孔投进储钱罐里,可当硬币掉进储钱罐后,同学们看到储钱罐里仍然是空的,硬币不见了!同学们面面相觑:硬币去哪里了呢?
这时老师卖了个关子,并没有马上告诉同学们答案,而是让大家通过制作实验去寻找谜底。
通过制作实验,同学们明白了:其实投进去的硬币就在罐子里,只是眼睛被镜子“欺骗”了,以为储钱罐里是空的。
原来储钱罐里斜放了一面镜子,镜面朝窗口,镜面上反射出存储钱罐的一半,我们从窗口看进去,就产生了错觉:这是一个完整的储钱罐。当我们把硬币丢进去时,我们以为硬币是可以看见的,但其实是掉入了镜子背面的空间里,所以硬币是看不见的。
“魔术储钱罐”做好啦!
原来只是视错觉
在最后的总结环节,老师向同学们分析了实验中的科学原理。
魔术储钱罐是运用了平面镜成像和视错觉原理,平面镜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光线的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所以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虚像与物体等大,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像和物体对镜面来说是对称的。视错觉就是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的参照形成的错误的判断和感知。也就是说,眼睛被光学现象“欺骗”了。
按步骤制作。
市九小四年级的梁志启同学在完成科学实验后,表示要把魔术储钱罐拿回家当零钱罐,把零花钱存起来。
市二中四年级的丁望舒同学说,要把魔术储钱罐向身边人展示,并给他们表演“硬币消失”的魔术,让其他人都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