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官方网页版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不图啥,就图开心做事,健康生活”——黄车炳
谁言桑榆老,晚霞正当时,调顺的黄车炳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在调顺岛,黄车炳是一位人物,,年过七旬的他,是调顺历史文化的“活字典”,他整理编撰了调顺岛的历史溯源,重新挖掘编排出消失已久的草龙,并训练出湛江首支女子舞龙队,带着草龙走出调顺,走出湛江,走向广东,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在岛上,无论老少妇孺都尊称他为为“炳叔”。
情系戏剧
最近见到调顺岛的炳叔,是在紫荆花粤曲大赛现场,他的作品《寸金送别》被搬上了舞台,并进入决赛。
“知道您会编网龙,没想到还能编剧目!”记者乐了。
炳叔呵呵一笑,露一口整齐的牙龄,说:“我写剧本很多年了,我家里堆的剧本有一尺多高,就是没机会亮相。”
原来,炳叔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写剧本,并且给自己一个任务,每年至少要完成一部作品。《寸金赠别》就是几年前写的感觉比较满意的一部,讲述了年轻的弟弟去参军,姐姐在寸金桥上和他离别时送他一把红土作为纪念的故事。炳叔喜欢这种接地气有生活气息的作品,便把他翻了出来,重新整理,终于让这部戏从纸堆里竖起,第一次立体地呈现在公众面前。
为了让作品得以呈现,炳叔自掏腰包,花了3000元请录音师,还请了师傅过来给演员排戏,一腔热心地为这部戏折腾了一段时间,一门心思想着把案头的作品立在舞台上,他说:“如果不把作品立体地呈现出来,它只是一个案头工作,甚至很可能变成一堆废纸。让它有机会与观众见面,这些作品才凸显其意义。”
对炳叔而言,工作可以很忙,但一定要开心。“七十多岁的老人了,不图啥,就图开心做事,健康生活。”炳叔说,有空写写戏就很有意思,精神不空虚,还能保持对生活的观察和敏感,向生活摄取养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