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29年来抢救吴川“民间好声音”

2015-05-25 16:56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文/李亚强 周文硕 图/杨迅

欧景钦即兴表演。

行动:上世纪80年代起记录抢救行为 获众村民支持

1986年,一次偶然机会,欧景钦听到摆渡的阿伯欢快地唱着“淡水歌”。悠扬的歌声一下唤醒了欧景钦多年的记忆。他听入迷了,掏出本子记录。回到家后,他当晚辗转难眠:吴川民歌博大精深、贴近群众生活,难道就让它这样逐渐被流行曲取代吗?不,一定要“抢救”它,让更多年轻人关注它。从那时起,欧景钦便决定尽自己之所能记录吴川民歌。

“吴川民歌大多是口传身授,世代相承。歌手状况直接关系民歌情况。”欧景钦回忆说。从1986年起,当时50岁的欧景钦开始了漫漫寻访民歌老歌手之途。尚存的民歌老歌手很多居住在交通不便的偏僻旮旯。开摩托车、步行……任何一个有吴川民歌“余音”的乡镇都留下欧景钦的脚印。为了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欧景钦每到一个民歌艺人的家中,总会用文字、图像和录音同时记录访谈内容。如今,这些资料已被他分类整理成册。根据其整理的资料,29年来欧景钦走访了200多名吴川民歌艺人。

就这样,在不断积累当中,欧景钦对吴川民歌的了解越来越深。他的行为获得了众多村民的支持。一次,他拜访一位老伯倾听其讲述村中故事和当地民歌的演绎方式。两人竟谈至深夜,老伯担心天黑欧景钦会迷路,执意要相送。但半途,欧景钦担心老伯安全,又把老伯送回了家,两人的互送事迹后来也被编成民歌广为流传。

紧张:与时间赛跑不停歇 望更多年轻人关注

除了收集整理,欧景钦还善于创新,让吴川的“民间好声音”一步一步走得更远。2007年,他编导的木偶腔《吴川八景》、《八荣八耻记在心》等作品参加首届国际杯广东小曲王争霸赛进入十强总决赛,同年参加广东省首届水上民歌大赛获银奖;2008年淡水《阿哥阿妹心连心》民歌作品获广东省第二季民歌会银奖。

“只要给我歌词,我就依据各种民歌特点谱成曲子。”已经79岁高龄的欧景钦已记不清肚子里装着多少民歌,生活中常常即兴创作哼出各种曲子。他说:“可惜现在看电视剧,听流行音乐的人太多了。其实,比起那些流行音乐,家乡的歌一点都不逊色。”

他希望能将整理好的民歌资料出版,让更多人接触吴川民歌。欧景钦认为,要让吴川民歌流传下去,单靠自己一个人是远远不够的,希望能成立吴川民歌协会,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其中。同时,希望政府部门能牵头重视,在各中小学开始民歌课程。“只要他们愿意,我愿意出力!”欧景钦说。

在收集、整理民歌路上,欧景钦常有遗憾:有的民间歌手,在他探访后不久就离世了。“所以,我必须与时间赛跑。若慢了,会唱民歌的老人就可能‘走’了……所以我不能停歇!”欧景钦叹气道,“希望能看到越来越多年轻人关注吴川民歌,喜欢它们!这样吴川民歌才能发展得越来越好!”

 

 

12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开云(中国)

  • 霞山观海长廊将添赏美景吹海风好去处
  • 湛江2个集体、3名个人入选第十一批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
  • 赤坎区“三八”妇女维权周暨学雷锋巾帼志愿普法活动举办
  • 市博物馆送展进校园
  • 湛江经开区举行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 花漫港城  满目芳菲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