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剧种兴盛
林奋挂帅“夺梅”
《抓阄村长》北京“打雷”,让雷剧扬名全国,但是地方小剧种要“既打雷又下雨”,必须有自己的艺术特色和领军人物,1993年,从中国戏曲学院毕业的林奋成为雷剧不可多得的人才。1997年,她主创排演的《梅花桩》获湛江市第四届艺术节5项大奖;1998年参加省演艺大赛凭折子戏《失子惊疯》获得金奖第一名。引起戏剧界关注,省剧协领导来到湛江与有关部门协商,动员林奋为“夺梅”而战。
“当时剧协领导说,‘夺梅’不是为了你个人,而是为了雷剧这个剧种发展。”林奋说。2000年,时任湛江剧协主席卢凌日发动全市为林奋量身定制剧本,目标非常明确:争夺“梅花奖”。
说起这段往事,林奋感动地说:“雷剧对我有很深的恩情,是雷剧成全了我。很多人不明白我为什么要在雷剧改制后最艰难的时候回来,想想,当时集湛江之力助我‘夺梅’,当雷剧需要我的时候,我怎么能够袖手旁观?”
从2000年初开始,由省艺术研究所专家陈京松、编剧唐熙凤和林奋一起创作新编雷剧《梁红玉挂帅》,历时九个多月,六易其稿,请上海昆剧团国家一级导演沈斌执导。2000年11月,雷剧《梁红玉挂帅》在湛江市第五届艺术节上首次亮相获好评。
2001年12月,湛江实验雷剧团赴京演出。当时,北京室外摄氏零下12度,北风凛冽,水结成冰。 “我一到北京就被告知,有些外地演员到北京嗓子受到影响,沙声甚至失声,没法演出,只好离京返回 ,全功尽弃。为了确保这次演出成功,我向剧团宣布了两条规纪:一是演出期间,所有参加演出人员不准请假,全力以赴演好戏;二是所有演员在演出前出户外需带口罩。”林奋回忆说。
梅花奖参评演出,林奋除了要主演大戏《梁红玉挂帅》,还要演两个能体现个人水平的折子戏《贵妃醉酒》和《失子惊疯》,在排练时,她不小心摔下台,断了3根肋骨。她是敷着草药咬牙坚持排练和演出的。
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林奋的出色表演也赢得了专家的高度评价。“《抓阄村长》晋京演出告诉我们什么是雷剧,《梁红玉挂帅》则告诉我们雷剧已经有了自己的代表人物,这就是林奋。”戏剧专家安志强说。
此度进京,林奋夺得了第1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02年,《梁红玉挂帅》参加广东省第八届艺术节获剧目二等奖,林奋获表演一等奖;2003年,该剧获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
雷剧载誉归来,观众看戏的热潮更加高涨,在雷州,很多场次的演出都有一两万观众,演出排期也满满当当。